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2/2頁)

相比搬家的煩惱,新任通判王安石的上任卻快速得多,第二天他便全心投入到政務中去。

王安石是典型的工作狂,每天天不亮就來到官衙,要到天黑盡才肯回家,一連幾天,他都全身心投入到了解應天府的各類文書資料之中。

範寧並沒有像前任通判楊渡那樣大權獨攬,他和楊渡之爭並不是為了權力,而是派系之鬥,王安石是富弼的人,和範寧是同一派系,他當然不用給王安石穿小鞋,範寧甚至把大部分瑣碎的政務都丟給王安石,他只抓一些核心事務,比如銀錢、糧食物資的收入分配,比如兩千鄉兵的糧食物資供給,比如府衙直屬田宅的管理,比如官吏的考核等等,這些核心事務他也是交給兩名幕僚公孫玄策和張博。

只有一件事是範寧親自抓,沒有交給兩名幕僚,那就是軍隊調動、巡防。

至於王安石的事情就多了,六曹日常政務、教育、治安、修橋鋪路、受理民事上訴、下級各縣和上司路司的應對等等。

這天中午,範寧請王安石在宋州酒樓吃午飯,這也是王安石上任幾天來,兩人第一次坐下吃飯。

“介甫兄的家人打算什麽時候接來應天府?”

王安石的妻兒老母都在京城,現在身邊只有一名侍妾照顧他的起居。

王安石是一個孝子,他的親生父母葬在京城,現在的母親是他父親的繼室,但王安石依舊視之如生母,極為孝道,去哪裏上任首先都要考慮怎麽安置母親。

“官宅還在收拾,等收拾妥當後,再把老母和妻兒從京城接過來,估計至少還要半個月。”

“最好能天熱前把家人接來,京城的夏天太熱,應天府雖然也熱,但官府有足夠的冰塊儲存,有官府照顧,至少會好過一點。”

王安石點點頭,給範寧斟滿一杯酒,又道:“司錄參軍一職目前空缺,影響比較大,有沒有合適人選?”

司錄參軍一般是知府提拔,然後報吏部備案,這個職務是銜接知府和通判的關鍵節點,主要作用就是協調通判和知府的職權分界,所以這個職位相當重要,最好是能得到雙方認可。

範寧一直在考慮這個人選,他沉思片刻道:“呂惠卿如何?”

呂惠卿和王安石關系極好,又得範寧欣賞,加之個人能力出眾,確實是一個最好的人選。

王安石點點頭,“他確實比較合適!”

實際上,王安石就打算在應天府推行他的變法方案,雖然他拿不定範寧的態度,但至少範寧和他的改革計劃淵源頗深,不會強烈抵觸,加上呂惠卿的協助,在應天府推廣變法會是一個很好的示範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