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紡車的啟示(第2/2頁)

他們來到了城南的一座大院子,這座院子至少占地十畝,平時大門緊閉,顯得比較神秘,這裏就是朱元豐建立的紡機研究院。

他們從後門進了大院,只見大院子裏又分出了十幾個小院子,每個小院子都有人在忙碌,整個大院估計有一百余人。

一名大管事特來迎接東主的到來,又給範寧見了禮,範寧笑道:“先看看你們木綿紡織機器。”

“請隨我來!”

大管事帶著他們來到一座稍大的院子裏,範寧一眼便看見軋綿機,軋棉機主要是把綿籽和綿絮剝離的工具,就是兩根圓木棍同時轉動,木綿從縫隙裏擠壓,綿絮下去,棉籽就留在上方,被木棍上的槽帶走。

木綿和棉花一樣,都有綿核,很難剝離,從琉球府和呂宋府送來的百萬擔木綿都是帶核的,需要人手工剝離,勞動強度很大,大量人工費含在其中,使綿的價格下不來,而且木綿絮纖維比較短,用粗麻機很難搖成撚子,只能用手工捏成撚子,然後再一步步搖成細紗線。

這就需要攪車,把剝棉時壓成的綿餅的木綿再攪松散,但這樣還不行,範寧便看到了留存後世的大殺器:棉弓,用彈棉花的方式把纖維彈出來,這樣就使纖維變長,很容易接續做成長綿條,也就綿撚子。

再利用搖機把撚子搖成一股股細線,細麻和粗麻的區別就在搖線的精細程度。

大管事笑著介紹道:“木綿布已經做成功了,但東主要求再精益求精,我們打算用銅棍代替木棍軋棉,然後再進一步考慮用水力驅動,使軋綿、攪綿和彈綿都不用人工,只要有一個人往裏面放入木綿就可以了。”

“讓我看看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在哪裏?”範寧極有興趣地問道。

大紡車雖然是柴家發明出來,但很多工坊都仿制成功了,朱元豐的研究院也不例外。

大管事帶他們來到一座後面大房子裏,水力驅動必須要靠山或者靠河,要有落差,恰好他們背後就靠一條小河,他們便從小河裏引出一條水流,穿過院子,最後流入陳留湖。

這條水流被他們做成了落差,形成潺潺溪流,推動一架很大的平躺的水車,水車轉動,又通過連動杆驅動紡紗機轉動,上面數十支紗錠便同時在轉動了,一名手巧的女工在不停的接線,她的工作就只有一個,把斷掉的線接續起來。

大管事介紹道:“用水力舂米、磨面早在唐朝就有了,關鍵是柴家想到了利用織布機上的連動杆,這樣就把水力轉化為大紡車的推動力,我覺得這才是關鍵。”

範寧頓時想到了蒸汽機的發明,其實也是一樣,蒸汽不停推動活塞運動,然後活塞又推動連動杆,使輪軸轉動,火車、蒸汽船就這樣發明出來。

當然,自己不是工匠,細節怎麽處理他想不到,但有這些極富聰明才智,技術熟練的工匠,又有什麽辦不到呢?

範寧心中有點激動起來,別的他暫時不關心,他現在關心怎麽解決遠洋大船的動力問題,如果蒸汽機發明出來,一億兩千萬人口的大宋就會出現一場工業革命。

【注:利用水力驅動的大紡車就是在南宋後期發明,連動杆原理也是在宋朝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