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變法之燈(第2/2頁)

備戰西夏一直是大宋機密,只有最高決策層才知道,範寧依舊出任河北宣撫使、討遼使,他開始下令將河北囤積的大量糧草物資從水路向河東轉移,指揮中心也從河間府轉移到太原府。

接下來的日子裏,宋遼之間在忙碌各種交割,大量被擄走百姓渡過白溝返回大宋,遼國的貴族、大臣以及普通士兵也被放回了幽州。

楊文廣開始從易縣撤退,一萬五千宋軍帶著數千百姓返回了定州,天子趙頊特地下旨犒勞三軍,封楊文廣為上將軍、都統制,賜常山郡公爵位,賞銀三萬兩,他手下軍隊也獲得豐厚的賞賜。

五月初,從太原出發的官員邱靖在一千騎兵的護衛下抵達榆林縣,從遼軍手中正式接收了東勝州。

五月初十,一萬宋軍乘船離開覺華島,返回萊州。

至此,宋遼之間的各種交割都已完成,雙方各自約束兵力,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兩國之間脆弱的平衡局面。

六月初,一支由一百二十艘萬石大船和五十艘五千石蒸汽戰船組成的龐大船隊抵達了黃河壺口。

黃河壺口由於落差較大,船只無法通行,只能用旱地劃船的方式,在陸地上行走三百多米,繞過壺口,繼續進入黃河中航行。

所謂旱地劃船就是在黃河岸邊開辟出一條數丈寬的通道,上面鋪滿滾木,由數十頭健牛拉拽著大船在滾木行走。

大船都是空船,雖然體積龐大,但還是比較容易移動,四十幾頭牛在前面拉拽,數百名民夫在兩邊用木頭撬動,眾人喊著號子,大船一點點在滾木上移動。

整整走了五天,這項浩大的工程才終於成功完成,一百二十艘萬石大船和五十艘五千石蒸汽戰船過了壺口,三萬軍隊在宜川縣黃河碼頭上了船,大量的糧草物資也在這裏搬上船,船隊繼滿載著士兵和糧草軍資續向北航行。

其中一百二十艘大船是需要靠纖夫拉行,而蒸汽機船則有自己的動力。

船隊穿過了秦晉大峽谷,五天後,船隊抵達了東勝州的榆林縣。

宋朝的榆林縣並非後世的榆林,它位於後世內蒙古的托克托,正好就是黃河幾字型右側拐彎之地,再向西走兩百余裏便進入河套。

在榆林縣東面不遠處是一面波光浩渺的湖泊,叫做金河泊,這一帶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種植小麥。

東勝州已經由遼國交給了宋朝,但並沒有通知西夏,西夏還不知道宋軍在一個月前便進駐了榆林縣。

榆林縣是一座中等城池,人口只有數千人,加上附近的農民和牧民,總人口不超過一萬人。

就在幾天前,一萬騎兵已經先一步抵達榆林縣,而在一個月前,陜西路經略使韓絳便接到天子手諭,要求他火速征集兩萬名造城工匠,此時,韓絳親自率領兩萬名工匠已經在榆林縣外紮下大營。

範寧從最前面一座大船上走下來,迎面便看見已等待他多天的老友韓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