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太後出手(第2/2頁)

曹太後的臉色稍稍好一點,點點頭道:“小範相公屢立大功,在軍中威望極高,這些報紙若傳到軍中,會嚴重影響軍心,會動搖士氣,這個道理連我一個女流之輩都懂,你們聽之任之,哀家真不知該怎麽說你們,兩位相公下去吧!該怎麽做,知政堂自己看著辦,哀家不想再說第二次了。”

富弼和文彥博告退了,曹太後又對趙頊道:“你應該知道,《信報》就是朱家辦的,但《信報》始終對這件事一言不發,其實就是朱佩在等朝廷出面,朱佩從小哀家就很喜歡她,她是外柔內剛之人,她向哀家告狀,實際上是顧全大局了,如果她一怒之下帶著家人離開大宋去北島,你覺得範寧還能安心給你賣命?”

趙頊滿臉羞慚道:“孫兒知錯了。”

“你打算如何解決這件事?”

“辟謠,把事情說清楚,然後朕會讓皇後親自去範府安撫吳王妃。”

曹太後搖搖頭,“這還不夠!”

她沉聲道:“如果是你祖父處理此事,他一定要把這個李光白查出來,不管此人是誰,都會給他安上私通敵國的帽子,只有這樣才能挽回範家的名譽,才能讓範寧更好地替你賣命,明白哀家的意思了嗎?”

“孫兒明白了!”

……

次日一早,向皇後駕臨朱府,特地來探望範寧的母親和妻兒,又賜給範寧母親張氏宮錦五百匹,以示對遠征主帥家屬的慰問。

中午時分,右相富弼和左相文彥博分別在《信報》和《小報》的頭版頭條發表專題文章,駁斥李光白散布謠言。

富弼在文章中明確指出,範寧的兩個兄長是第一批去鯤州的商人,冒著被土著人殺死的危險,他們率先在鯤州的河流中發現金砂。

為此,範寧特地向天子上書,提出開采金砂申請,特到天子特批,準許小規模開采三年,所雇人數不超過百人,作為範寧替朝廷開拓鯤州的獎勵。

作為開采金礦的條件,範氏兄弟和其他采礦人則要負責替朝廷在鯤州探礦,目前鯤州的金礦和銀礦都是範氏兄弟發現,無償交給了朝廷,而且當時獲得天子特批采金的家族也不止範家,連張堯佐也獲批準在琉球府開采銀礦。

在駁斥海外購島時,富弼更是指出,朝廷鼓勵大商人和功勛世界去海外購地,並允許海外領地有條件實施自治。

目前在海外購島購地的家族以及商人已達一千四百三十三人,範家不過是其中一人,而且範家購置的海島距離大宋最遠,附近海島有食人土著出沒。

富弼又指出,範家所購海島距離大宋數萬裏,朝廷根本就不知道這裏還有島嶼,島嶼並不屬於大宋,範家完全可以不付一文錢便能得到這座島嶼,但範家兄弟還是為此付出八萬兩黃金,事實上就是把鯤州淘到的黃金還給了朝廷。

這正是範寧嚴格要求自己,心懷朝廷,心懷大宋的體現。

富弼在文章最後一針見血地指出,宋軍攻打西夏已到最關鍵之時,有人便在這個緊要關頭散布謠言,企圖影響朝廷臨陣換帥,使大宋滅夏戰略功虧一簣,這幾篇文章的本質是在實施反間之計。

而文彥博的文章是拿出了當年先帝批準範家、曹家、高家、龐家采金探礦的手諭,公開刊登在報紙上,同時公開了範家購島的價格、位置,以及朝廷規定的價格,用鐵的事實來駁斥李光白對範家的汙蔑。

兩位相公的重磅文章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京城引起掀然大波,京城百姓紛紛怒斥《小報》造謠,強大的壓力逼迫《小報》不得不連夜印制專刊,公開表示作者的文章不代表報館的立場,報館堅決支持大宋的平夏之戰,並向範氏家族因此受到的傷害表示道歉。

次日,李光白露出了真面目,竟然是張堯佐的前女婿趙經綸,現任國子監博士,大理寺在他書房搜出了數封與西夏秘密往來的書信,真相大白,炮制文章的作者竟然是西夏的奸細。

當天,《小報》被勒令停止發行當天報紙,停業整頓一個月。

這場風波過後,《小報》元氣大傷,讀者流失近八成,使它從最初的第一大報淪落到京城十三家報紙中的最後一名。

汴梁發生了一連串的風波,應該是主角之一的梁乙埋卻一無所知,他已經離開了京城,悵然走在回國的歸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