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總兵

張瀚他們出發時已經是臘月十九,每日平均行五十裏,途中遇到一次下雪天,那日只行了十裏不到就打尖休整,在路上走七天之後,終於抵達大同鎮城。

一路上打了四次群架,好在這幾次人數相當,喇虎們戰無不勝,將那幾家騾馬店和腳行店打的甚慘。

大同鎮城也是張瀚目前為止見過的最大的大明城池,明初時由大將軍徐達興建,後來歷經增補修葺,最終成為周長十三裏多的大城,城開四門,東北南三面設三關,城墻高十四米,在當時沿邊各城中為最高,每門外都建有甕城和角樓,城外有護城河,攔馬墻,箭樓,放置著大量鹿角等防禦設施,當張瀚等人從西門清遠門入城時,他看到城墻上面的磚石上有不少箭孔痕跡,大同鎮設立之初面臨著北虜的嚴重威脅,也是大明中期之前最緊要的軍鎮,防禦的距離長達千裏,從西北偏關到居庸關,軍鎮帶甲將士為九邊最多,馬匹亦是最多,其重要性遠在薊鎮和遼東之上。

時勢遷移,現在的大同重要性已經不如宣府和薊鎮,更遠不及遼東,但這座鎮城仍然巍峨聳立,大同鎮仍有八萬五千見額士兵和三萬五千匹戰馬,論實力仍然是九邊中的佼佼者。

“李先生你可回來了。”

西門處有一個軍官就站在城門口等候,在他身邊有幾個親兵在一側牽著戰馬,遠遠見了杜慎明就迎上來,杜慎明也是下馬,臉上已經帶出笑容。

杜慎明先和那軍官寒暄幾句,接著向張瀚介紹道:“這位是麻千總,是總兵官的族弟。”

麻千總四十上下年紀,穿著官袍,胸前繡著熊羆補子,他見張瀚年輕,神色間不免有些輕視的感覺。

杜慎明為人十分周到,當下鄭重其色的道:“麻千總,此行順利,實在仰仗張少東主很多,而且,日後很多事也需少東主的和裕升商號幫手。”

“既是李先生說的,俺自然信的過。”

麻千總又向張瀚一禮,此後臉上果然收了輕視之色,眾人並騎進西門,車隊和麻千總帶來的護衛一並跟著,有一個千總武官押隊,守門的兵丁和城中派的稅關都沒有敢為難,均是直接放行。

杜慎明和張瀚並肩而騎,麻千總對貨物的關注程度較高,和兩人說了一陣後,就自覺策馬在車隊前後看著,並不來饒舌討厭。

“在下卻是在總兵衙門裏供職,此前沒有說明,實在慚愧。”

張瀚一直覺得這個秀才沒有酸氣,而且見多識廣,行事也很果決大方,果然這杜慎明不是尋常人物。

一般來說各地的官員都會有自己的幕客,小到知縣知州知府,大到總督巡撫,各官都會聘請幕客師爺,用來幫著自己做事。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十分小氣,以往秦漢時,官員可以自行征辟僚屬,給予官職和俸祿,中樞還會認可,唐宋地方吏員編制充足,經費也是充足,到了大明,地方經費幾乎一掃而空,弄的地方財政精窮,官員只能用不正常的手段撈錢來辦公,如果想保留清廉的名聲,那就不能充實財政,當然水利啊修橋補路啊這些公益事業也沒有辦法做,時間久了,地方上幹脆就不做事不生事,這樣反而有好名聲,於是明朝中樞對地方的控制,地方的設施建設就是一團爛汙,坦白說,明修馳道的水平也就是國初時奠定的基礎,往下這二百年就是修修補補了。

地方財政不足,官員俸祿又低,吏員數量極少,官員只得用灰色收入來雇傭師爺,這就是明清兩代師爺大行其道的由來。

不過張瀚有些摸不清楚,這杜慎明不大象是正經幕客,一般幕客分為錢糧,刑名,書啟等各類,各有用處,文人願給武將當幕客的很少,只有到總兵副將級別的才有這個資本,而且也不會有舉人級別的幕客,多以秀才生員為主,杜慎明精明外露,膽大心細,不象是普通的師爺。

“在下家裏也有一些小生意,到總兵幕府,就是幫著總爺料理些生意上的事。”

果然如此,張瀚微微點頭。

杜慎明又做附耳狀,對著張瀚輕聲道:“少東主在大同設店,如果有總兵府壯以聲勢,恐怕就要容易的多。”

張瀚看看他,微笑道:“小弟正有此意。”

“只怕要在分紅股本上打動總爺才是。”

明朝民間對總兵巡撫各有稱呼,巡撫稱鎮爺,總兵稱總爺,巡按稱道長,各有不同,現在的大同總兵官是麻承恩,是赫赫有名的東李西麻中麻貴總兵官的侄子,其父麻錦官至參將,其祖父麻祿也是參將,麻錦的長子麻承志是遼東副總兵,麻貴的幾個兒子要麽是副總兵,要麽是參將,麻家一門十余人均是手握實權的重將,論說起來,自李成梁和李如松父子死後,東李的李家在權勢上已經不如麻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