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山民

這時礦工們眼中反有釋然之色,他們在此之前自也是向蔡九了解過,但口說無憑,還是眼見為實。

當時的礦工,算是自由籍貫最多的人群,因為采礦煉鐵專業性在當時算是最強的行當之一,要求的是人比較強壯,也需有點手藝,要求一多,就不是一鄉一村的農民可以充任的,一個鐵礦,可能礦工來自十幾個州府,甚至有不少外省礦工前來。

包括礦主也是,南方的各鐵礦,礦主倒不一定是本地人,而是那些掌握著開礦煉鐵技術,同時又能籠絡和壓服住礦工的豪強來擔當。

如《清流縣志》中所說:“鐵爐之興,充斯役者率皆土豪有勢力者當之,其出息甚大而結怨亦不少焉。何者?山中築廠,聚集人夫,搬運鐵沙,絡繹不盡,洗沙流水,液如膏,地墳對之而破敗,山村對之而孤貧,一人專利,千口嗷嗷,或旬日不煽,雞鳴狗盜之徒,聚博逞兇……”

從這段記錄中看的出來,鐵礦業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損壞極大,得利的是礦主,而礦工良莠不齊,俱是離家的膽壯力大之人,聚賭生事,對當地的治安民生,俱有極大破壞。

約束這樣的人群,自也非土豪不可,而礦工們也害怕遇到過於強勢的東主,壓的他們擡不起頭。

這算是雙方的博奕,最少從眼下看來,這位少年東主不是那種揚著臉同人說話的豪強紈絝子弟,這一層算是真的叫人放下心來。

“東主請看,那邊有一條小溪,流速不小,足可沖涮清洗鐵沙,”到了一處平地上,蔡九興致勃勃的指給張瀚看:“這裏有三四畝地大方圓,四周已經有不少打開的礦脈,挖掘礦廠也十分方便……在這裏就是爐址,與礦脈,溪流都相隔很近,那裏一些空地,可以蓋起房舍,當住處和庫房……”

蔡九還是十余歲的少年時就在礦山做事,一做就是十余年,幾乎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只是未曾掌過總,做過當家人,所以說起來話時,聲音還有一些顫抖的感覺。

“爐立兩丈四,預計礦石和燃料,人手都充足的話,可以每日出鐵四千斤。”

李慎明在一旁插嘴道:“一年可出鐵多少?”

蔡九已經知道李慎明的身份,當下十分恭謹的答說道:“回李先生,這事說不大準,畢竟這爐子有時也看天時,連續暴雨不停就不能開爐,只能等天晴,還有雪天,山洪,一類,也得停工,一年正常可開爐半年以上,穩妥些算,近百萬斤總是有的。”

李慎明心中默算,按張瀚的打算,一爐一年需得百萬斤以上方可,不知道他有什麽辦法,可以增加產量。

而且張瀚還不僅只出普通的生鐵和精鐵,還打算出鋼。

鋼在當時十分難得,價格十倍於生鐵之上,而且產量嚴重不足,工序十分復雜,只能用在少數地方,比如打造精良兵器上。

張瀚先不出聲,看了一圈後才道:“地方小了,太小了。”

蔡九囁嚅著道:“東主,東山這裏有鐵爐好幾十座,有溪流,地方又夠大,離礦脈又近的都是在別人手裏,咱們除非用強的,不然憑銀子買也買不下來。”

蔡九離開新平堡時,張瀚批了一大筆銀子給他,叫他做好先頭準備工作。蔡九做事也確實還算踏實,眼前這裏已經蓋了兩排房舍,都是照張瀚吩咐的高規格蓋的瓦房,廚房和茅房隔的很遠,住宿和衛生條件都很不錯,蓋爐子的普通方磚和耐火磚已經準備了不少,鹽也堆了很大的一堆,其余一些鍛造的工具也用草蓋著,防止下雨受潮。

就前期工作來說,已經算是做的不錯。

“爐子你只準備一座大高爐,格局太小了吧蔡九?”張瀚笑罵著道:“我這裏銀子有的事,將來未必就只賣你一座爐子的生鐵,咱們山西布政使司一年出多少鐵?告訴你,一年不到一千萬斤,可整個北方,出鐵最多的地方就是咱們這,河北那出鐵的地方多半廢棄不用了,遼東出鐵也不多,朝廷現在打造鐵甲造兵器的上好精鐵都不夠使,民間的犁頭,鐵鍋,隔幾年就得換一批,整個北方過億百姓,一年用鐵要多少?況且……”

張瀚說到這打個了頓,走私生鐵的事,暫時還不能和蔡九說。

明朝的鐵產量,據張瀚所看到的各種書籍中記錄的都不一致,明初洪武年間是一千八百萬斤到兩千萬斤,但到萬歷年間記錄還是九千多噸,這個數字張瀚不知道是不是準確,畢竟洪武年間的人口數字和萬歷年間相差了好幾倍,而生鐵放開民營後,很多小型的鐵爐恐怕未必能算在統計之內。

“多雇人手……”

張瀚正打算接著說事,谷口處卻湧來了好幾百人,黑壓壓的一片,卻是自山道的另外一側而來,隔的老遠一看就覺得氣勢洶洶,來意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