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不和

楊鎬的想法卻是無關緊要……首輔方從哲和本兵連續催促,萬歷皇帝本人也傾向於立刻用兵……皇帝去年就把“防剿”的聖諭改為“清剿”,也就是從最初的防禦為主改為主動用兵,楊鎬老於世故,此時當然知道自己該如何做。

城頭上風很大,強勁的北風從城樓的中間和空隙處不停的吹過來,將楊鎬紅色的官袍下擺不停的吹拂起來,他感覺一陣陣的寒氣吹在身上,剛過下午不久,太陽已經很快要沉到地平線下,仿佛是深冬的寒冷感覺又壓迫回來,楊鎬知道,天黑之後眼前泥濘的土地又會凍的如鐵一般堅硬,半夜後仍然有白霜,天色黎明的時候再登上城樓眺望,眼前所有的景致又仿佛是凜冬時一般無二的畫面,土地堅硬,樹木和茅草屋頂上一片雪白,人們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出門,只有少數的住在城門附近的人進城來打短工,農民趕著驢車進城來收糞便,或是挑夫們挑著柴草進城來販賣。

這時楊鎬看到兩隊人馬從兩條官道分別飛馳而來,兩隊人先離的很遠,在楊鎬眼中如同螞蟻一般,後來漸漸近了,可以看到每隊人都由二十幾個騎兵組成,沒有打著旗幟,楊鎬看不清楚是哪一個將領率著親兵前來,他原本打算直接下樓,現在決定再等一等。

偏北方向官道馳來的人要近些,很快就飛奔到攔馬墻附近,繞過幾個堡樓和拉馬墻後漸漸變的清楚,這時一個眼尖的小校小聲向楊鎬稟報道:“督師大人,來的是管遼陽副總兵事參將賀世賢。”

楊鎬微微點頭,他自己還在看另一路,他身邊的幕僚說道:“這必定是往撫順關的杜總兵回來了。”

賀世賢是預備放在南路清河關使用的武將,主帥是李如柏,也是楊鎬最信任的一個將領,賀世賢所部是遼鎮精銳,核心是他的西北帶過來的家丁,論個人武勇來說,現在的遼東諸多總兵,副總兵,乃至參將,遊擊,論馬上擊敵之術,馬上騎射的弓術,杜松為名氣最大,其次便是這賀世賢。

除了武勇過人,可以以一敵百外,賀世賢向來性剛而勇,遇敵時總是沖殺在前,膽氣之壯也不在杜松之下。

杜松則是人稱杜太師,也是將門世家,以舍人身份從軍,在西北鎮邊時喜歡與套寇赤膊而戰,他勇力過人,手持漆金的重刀,遇敵沖殺在前,兩臂漆黑,人稱杜黑子,百余戰而無不勝,他的戰法也是標準的明軍將領對蒙古人的戰法,遇敵率親軍輕騎而往,強襲而攻,挫敵而勝,只要膽氣壯而勇力過人就無往而不勝。

楊鎬對杜松並不信任,在萬歷三十六年時杜松代替李成梁鎮守遼東,戰而不利,一怒之下自焚大軍糧草,因此事被彈劾去職,杜松去職不久楊鎬就巡撫遼東,他對杜松很了解,知道這人只是個勇夫,可環顧左右,領兵的大將幾乎都完全一樣,只要出名的都以勇力過人,國朝名將,已經不復有戚繼光和俞大猷這樣智勇雙全的大將了。

兩路人馬都急著進北門,天色向晚,很快就要天黑,在路途中奔跑了很久,每個人都又冷又餓,急著回到城中到寓所中緩解旅途的疲乏。

每個人都是急著趕回來的,楊鎬連發軍令,調集各路駐軍遊擊以上的將領前來沈陽會議,箭在弦上,幾乎不得不發,就算楊鎬還想努力再堅持一下,最少也該和這些統兵的武將們吹吹風了。

人和馬都在城門處擁堵住了,兩邊的人都操著西北口音互相對罵起來。

賀世賢是西北將門出身,他的親兵當然是西北帶過來的,杜松也是久在西北,親兵中也有很多陜北子弟,兩邊對罵倒也不怕對方聽不懂,不一會就是罵的精采紛呈。

杜松穿著紫科花的披風,身上穿著冷硬的山文甲,他的馬匹高大雄駿,是一匹難得的良駒,那柄赫赫有名的金刀就懸掛在馬腹一側的插袋裏頭。

在主持撫順關防務期間,杜松勇於進取,多次襲擊女真人在邊境上種地的村寨,殺死多人,當然這也招致了女真人的報復,雙方的哨騎曾多次遭遇,彼此也多有損傷。

這種小規模的騎戰上明軍不僅不懼女真人,而且還頗有優勢。

出戰的多是精銳哨騎或是將領的家丁,武力不在八旗披甲之下,甚至猶有過之,在沈陽之戰中,賀世賢就曾率著他的家丁與八旗兵血戰,賀世賢本人親手就殺死幾十人,明軍大將和家丁的個人武藝甚至超過了白擺牙喇。

這些小規模騎戰的勝利使杜松心中更加自信,他決心使自己的地位更高一些,成為未來一路主帥,甚至可以在戰場上相機提調其余各路明軍。

因為這些想法,就算先到城門的是馬林或是李如柏,又或是劉鋌,王宣,趙夢璘,杜松也絕不會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