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再賞

李東學行走在大片的工場區域,這裏原本是近山的荒地,大片的枯木和灌木區還有丘陵地帶,人們沒有把這一片土地都開墾出來,後來張瀚買下這一片荒地,與李莊那邊連在一處,將這裏作為工場區。

看到李東學過來,王德榜和楊和高李長年等人均出來迎接。

“現在工場區,連同火器,馬車,兵器,雜物各組,一共有多少匠師和工人?”

現在工場區全部歸軍政司管轄,對著李東學各人都很尊敬,王德榜道:“現在有匠人一百三十七人,學徒三百五十人,打雜的工人四百六十三人。”

李東學道:“快到一千人了。”

他並沒有接著說話,王德榜等人卻是十分緊張。

匠人和學徒加上打雜的快一千人,連同工料費用,每個月的開銷都是過萬兩,其中他們這樣的匠頭就是十幾兩,一年就是一百多兩,還有他們的副手,匠人們的薪餉也並不低。

比起以前,他們做的活比現在還多,結果一個月才三升糧,一家子只能靠野菜和雜糧過活,一年到頭也沒有吃飽的時候。

比起社會地位和生活的環境,軍戶匠人永遠是這個帝國最低的一層,就算是娼妓也比他們過的要好的多。

只有無家可歸的流民和乞丐,還有賤民可能要比他們還差一些。

李東學又道:“燧發銃能定型沒有?”

王德榜臉上更加緊張,露出苦色道:“還是沒有,主要是大人提出的取消保險扣,把扳機引藥盒和制動聯在一起的制法,確實有些為難,估計還得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行。另外就是燧發銃大人提出要磨制刺刀裝在套管之上,刺刀想標準定型就更難些。”

李東學道:“這一次實戰,前方士兵都提出鳥銃管徑不一,彈子還要自己打磨來適應槍管,每人的彈丸均不同大小,實戰前費事,實戰時並不方便。”

王德榜道:“每個匠人打制均有不同力道和工具,想空徑完全一致也很為難。”

“這便是我此次過來的目的,不僅是鳥銃,馬車和兵器的生產也有這樣類似的問題。”李東學對另外幾個匠人頭目道:“此後生產要標準化,不論是工具還是人員都是一樣。”

李東學轉瞬走入工場區內,有一條南北的大道把工場區分為東西兩大片,馬車和兵器組是在東區,西區是火器組的地盤,現在王德榜等人的重點工作就是在燧發銃上,這件事不僅王德榜等人知道十分重要,就連李東學甚至所有的軍官都十分清楚和明白的。

張瀚從遼東回來後就知道鳥銃是不能對抗後金的,雖然燧發銃在射程上也不會提高太多,但在裝填速度上會提高很多,射速的提高就代表殺傷力的強大,另外就是燧發槍對惡劣天氣的抵抗力比火繩槍要強的多,燧發替代火繩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就如同後膛最終取代前膛,然後定裝子彈取代彈丸,線膛槍取代滑膛槍一樣。

張瀚沒有想過要一步邁的太大,燧發銃在此時已經出現,明朝曾經造出樣銃,歐洲已經開始具裝,在一百多年後英國的褐貝絲前膛槍成為燧發槍的經典,英軍使用這款漂亮的前膛槍打遍全球,搶下了無數殖民地……他現在要求王德榜等人制造的就是英軍在十七世紀晚期開始定型列裝的貝瑟絲前膛燧發槍。

對王德榜等人來說是提前了幾十年的工藝,張瀚目前搜羅到的匠人都是有制造鳥銃經驗的好手,王德榜的手藝也很不錯,畢竟是在大同鎮裏挑出來的好手,有他領著一群高手做這樣的研發,張瀚覺得還是很有可能提前幾十年制成並列裝給自己的部隊。

他沒想過十萬AK橫掃遼東,不過有十萬貝瑟絲想來也足夠了。

李東學對張瀚的想法並不深知,他也並不需要知道,他知道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份內事。

到火器局的工場之內,李東學指著一排排的工具道:“老王,挑出最合手最好用的工具,然後記住尺寸和重量,淘汰以前所有的工具,所有人都用標準化的工具。”

李東學對李長年等人道:“其余工場也是一樣,所有的工具,包括尺子在內,一律要標準化,所有工具都要長短和重量一致。然後挑選質量最好的零配件,記得鍛打的流程,包括擊錘多少下,擊打的重量雖不能完全一致,但次數,大體的重量都要一致。這樣生產出來的零配件,鳥銃的管徑,大約都能一致了。”

李長年點頭道:“馬車的質量已經越來越好,就是零配件不大能兼容,若是這樣,日後應當會好很多。”

李東學道:“返修的馬車,可以慢慢的調配更換標準統一的零件,這樣以後在維修上不僅省事,也省錢。”

在決斷這些事的時候,李東學神色很平淡從容,語氣卻是十分堅決,完全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