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瘋狂

“參謀司認為,麻煩有好幾點……”張瀚示意孫耀接著說,孫耀便又接著道:“第一還是草原太大,我們的兵力不足,商道鋪開的太廣,這使得我們很難首尾兼顧,不出任何紕漏……第二是一旦發生戰事,敵人等若全民皆兵,不論平時關系怎樣,除了少數人之外,多半的牧民和貴族都會站在我們的對立面,這樣會導致我們的敵人數量太多,眾寡會非常殊懸!第三,便是我們是客軍遠上,光是從李莊這裏到青城就有近千裏,沿途我軍除了有補給點外沒有任何防備能力,不僅是後勤壓力大,也不僅是商道有被騷擾切割的風險,更危險的就是我們的軍司調兵北上,很容易被敵人以優勢兵力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梁興道:“楊泗孫以三百人正面主動出擊,擊敗敵軍五千騎,我們調兵最少以三百人為單位,還怕他什麽?”

孫耀搖頭道:“楊把總那一仗打的確實漂亮,但我們不能這樣想……”

孫耀看到梁興眼一瞪,趕緊說道:“一則,楊把總指揮的好,二者,是隨軍有四門火炮,我們也沒有辦法保障每一次調兵都有炮組隨行……”

這倒確實是一個關鍵處,楊泗孫那一仗能打贏,關鍵確實還是有炮組隨行,四門火炮發揮的威力可真是非比等閑,要不然楊泗孫再厲害,恐怕那一仗也不好打!

現在四磅炮還是太少!

炮營指揮還是定的湯望宗,葡萄牙人若昂等軍官入了軍籍,成了湯望宗的副手和部下。

叫一群白皮進入軍中,張瀚也是頗多無奈……固然是大明有吸引韃官的傳統,不會引起反感,比純粹的雇傭軍形式更能叫人接受,更關鍵的還是嚴重缺乏優秀的炮兵人才。

象清膛,搬運,點火,這些經過訓練的青年可以勝任,炮長和更高層級的指揮並不是認得字或懂算學就能掌握的,需得多年的實戰汲取經驗……張瀚的火炮越鑄越多,慢慢等識字學堂的青年出來,接受軍訓再挑出合格的加入炮兵,然後慢慢操練……這樣的辦法最好,但緩不濟急,最少在一兩年內,他需要這些外來的軍官幫手,最少,他們可以擔任教官,協助訓練新兵。

孫耀這時見王長福又要開口,他做了一個堅定的手式,示意對方等一等。

“所以軍司的結論就是,如果我們只要保持小範圍的商道繼續運作,那麽軍事上的行動需讓位政治和外交上的努力,盡量討好蒙古人,然後我們繼續擴大騎兵的規模,最終達成的目標是以騎兵制騎兵,以高機動對高機動,但這樣做的話就是在兩到三年內,我們在北方要損失大量的利益,一年損失最少數十萬,我想這也不是大家樂意所見……所以參謀司的建議就是參考歷來對北虜做戰的要決,一路修軍堡控制要隘,作為補充,後勁,控制戰略要點,慢慢侵吞蠶食……我們的目標不是維持商道,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控制土默特與漠北諸部蒙古,使其真正的納入和裕升的體系之下!”

孫耀最後一口氣說完,語氣也是變得鏗鏘有力,這一番話,也是顯得格外有決心。

“好大的決心……”

盡管一直參與其中,孫敬亭此時還是被張瀚的決心意志所驚。

要知道就算是大明以一國之力,現在誰提出來徹底消化和控制北虜都會被當成瘋子!

正如孫耀剛剛所說,從秦漢至明,漢人除了少數時期有北伐深入草原之舉外,多半的時候都是在防禦,甚至在南北朝時期和宋時,漢人所建的王朝被北方的遊牧民族壓著打。

雙方的戰爭是不對等的,一邊是天生的騎兵,一邊想建立騎兵就得付出極大的代價。漢武時北伐草原,最終封狼居胥,代價就是舉國疲弊……大明成祖年間的情形也是一樣,五次北征勞兵傷財,國力實在撐不住,而五次征伐,所得實在也是有限,遊牧民族可以輕松的化整為零,大軍一至便轉移躲避,而明軍補給困難,勢必不能在草原久留,況且以步兵為主的軍隊深入大海一般浩瀚的草原,風險也是無限的大,國公丘福將兵十萬,結果輕敵冒進,在草原上被人包了餃子……成祖在時,明軍威風赫赫時都有這樣的事,到了英宗年間,京營兵就不是也先的對手,英宗指揮失措之前,成國公朱勇的幾萬精銳騎兵就被也先擊敗,雙方軍隊在前哨戰時相當,可見明軍的戰鬥力已經不及北虜。

到此時,東虜興起不說,北虜也就才消停沒幾天,明軍在長達二百年的時間裏一直是采取守勢,不要說把北虜真正消化掉,就算有人真的一路打到草原之上再站穩腳根,這已經是了不得的天大的成就了。

“前人不敢為,不能為的事,我們能做,並且能成功,這才不枉人生一世。”張瀚沒有提高聲調,但語氣卻是十足的慷慨激昂,並且透露出十分的自信與雄強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