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保險

“咱們和裕升已經正式推出保險業務,此前帳局是替眾人收帶轉遞銀兩,比如在濟南府存一百兩,到京師交納費用之後,憑銀票又取一百兩,這帳局已經行了五年余,諸位可曾聽過有一起未曾兌換的例子?前兩個月,有人造出謠言說我和裕升銀本不足,導致京師各處都有擠兌風潮,從京師到張家口堡,再到大同,東至永平府,山海關,寧遠,再到保定,真定,入河南府開封,再於臨清,濟南,各處地方均有擠兌之事,結果旬月下來,我們兌出去八十多萬兩銀子……”

這時傳來嗡嗡的議論聲,多半都是對這個掌櫃的話表示贊賞……事情確實是明擺著的,事實比口頭宣揚要有力的多,在場的富紳商人多半也是參與過擠兌的,結果有多少兌多少,和裕升每日的銀子都無比充足。

後來消息傳開來,京師各處南到山東和開封,到處都有擠兌風潮,幾十個府縣到處都在搶兌,和裕升每日大開帳局之門,從早到晚一直不停的給人兌換,結果整月時間兌出去八十余萬兩白銀,帳局可謂為之一空,到最後人們才漸漸明白,定然是無端謠言害人,而所有人也是感慨驚嘆……和裕升到底有多少家底啊,這麽短的時間八十多萬全數兌光,要說帳局時刻存著八十萬,那是絕無可能的事,大家都是商人,將本求利,不可能放著銀子不用,但用銀的同時又能時刻拿出八十萬兩救急……縱然是朝廷,在嘉靖年間一年收入尚且不到二百萬現銀,就算萬歷年間,一年收入也就三百萬,而到了萬歷末期和天啟年間,加征田賦商稅以供遼餉,朝廷收入才達到七百萬以上的規模,而此時一個商家,轉手之間就是能拿出八十萬兩存銀,可見其財力之富,恐怕不在朝廷之下。

到八月之後,到處都有這種傳言,汪文言設這個局的時候,只是想小小的給和裕升添一下堵,倒未必想借由此時能真的弄倒和裕升,但他也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事不僅沒有成功,反而是替和裕升大大的揚了次名,到八月之後,和裕升帳局存銀有了一個井噴般的爆發,據田季堂估算,年尾進貨儲貨的高峰期時,帳局儲銀可達百萬以上。

張瀚自當初設這個帳局,用意就是拿來當成中國銀行業的開端,可惜開局十分不順,這時候畢竟是隆萬開海之後不久,商品經濟雖然發達,但匯兌業連萌芽也不算,不能提唐宋時的飛票飛錢故例,相隔已久,已經沒有人記得。大明此時連錢莊也沒有,當然更不必提山西人借著皇商身份弄出來的行之全國的票號,自然也沒有什麽銀票,所謂錢莊,只是兌換銅錢的所在,還有銀鋪,那是把碎銀熔成整銀,或是拿整銀兌換碎銀或是銅錢的地方。時人對金融業毫無概念,帳局一開始十分艱難,後來是和裕升把帳局和騾馬行的物流業,還有鏢行捆綁在一起,這才把帳局生意在大同宣府一帶推開來,等到了京師等地又是花了好幾年時間經營,一年加起來,在十幾個府州和幾十個縣,存銀不過七八十萬,這規模,相對比京師等處的貿易規模,簡直連個零頭也不到,要是在江南,那就更加搞笑了,幾個富戶士紳買船出海,最少也得十來萬的本錢,和裕升的帳局生意,在江南也就是一條街的士紳富戶就可以弄的出來了。

好在經過擠兌一役,這名頭倒是真立起來了,樂觀一些的估計,明年帳局如果能收進二百萬銀子,在北方貿易額度裏也算不小了,那時軍司掌握的現銀要多些,騰挪起來就方便許多……這也是隆萬大開海了,要是在國初洪武年間,全天下的金銀都叫蒙古人收羅的差不多了,連朱元璋手頭都沒有幾兩銀子,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又叫永樂折騰出去不少……還好現在隆萬開海,民間的儲銀量比起國初不知道漲了多少,商品經濟的流動性也增加了,不然的話還真是貧瘠之地,就算張瀚比陶朱公還厲害,恐怕也沒法在那時候的大明做成現在這般規模的生意買賣了。

“此番的保險業務,和帳局生意相似,但其實並不相同。近年來,流民和匪盜漸多,不少商家遭遇損失,縱是沒有匪盜,還有喇虎,小偷,胥吏,衙差幫閑,稅關稅吏,鄉間大戶,豪紳並浮滑鄉民,一路下來,真是艱難困苦,可謂一路險阻。有鑒於此,我們和裕升便推出保險業務,不論是否由我們的騾馬行運貨,只要驗過貨值,投保過後,不論是何等原因,是稅關敲詐,胥吏和大戶盤剝,遭遇土匪強盜,喇虎小偷,或是水患,火災,不論何等原因,只要貨物損失,我和裕升便可替諸位保值,照價給付賠償……”

史從斌聽到這裏,心念一動,立刻對堂弟史從德道:“玄扈,你現在即刻去城中幾家大布行,將前幾日我看過還沒有定下來的貨物,統統與我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