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再賀

天啟閉目想了想,說道:“今年福寧鎮兵變,是因為倉官林廷柱貪汙軍儲,導致數月不曾發餉,州同徐士鄣包庇徐廷柱,士兵張天錫,王一級等人忍無可忍,率眾軍樹旗拆屋,毆打貪吏,亂兵閉城十余日,後守道前往撫之,危局乃解。又有五月時,兩廣總督胡應台奏,廣州民變,搶米時毆打知府程光陽,乃本朝前所未有之事,胡應台逮捕民變百姓,斬為首者五人,變乃止。吾弟可知,連同此前陜西,山西,勛陽等各處,兵變和民變已經發生多次,此乃為何?”

信王心道,還不是皇兄和皇祖父你們怠於政務,不理朝事,不修德行,乃至天災頻乃,民心和軍心不穩所至。

見信王不能答,天啟沉聲道:“大明是大國,省道府州縣並各軍鎮衛所眾多,數不勝數,吾為皇帝數年不能盡記,然則兵變之事,萬歷之前未嘗聞之,乃極少之事。吾弟可知為何?此前國朝就無貪官否?國用充足,縱貪而不致誤事,國用不足,再貪則生變矣。吾弟謹記,官員視行伍為奴仆乞丐,而國家真正大事,卻並不著落在幾個文臣身上,行伍中人,總兵至小軍,乃是我大明真正要緊的人,餉械務要充足,軍法不可拋廢,謹記,謹記!”

信王心中不以為然,不過還是拜道:“皇上所言,臣弟恭記在心,絕不敢忘。”

“唔。”天啟面露滿意之色,又道:“福建巡撫鄭國昌上奏,發大軍一萬余人困荷蘭夷與鳳尾櫃嶼,彼輩已經請和,願退出澎湖至東番島上駐紮與我大明貿易,自此不敢復窺海疆。這是一件大喜事,雖然用銀近二十萬,還是順利了結了此事。”

信王也喜動顏色,拜道:“恭喜皇帝大兄,此確實為大喜事,海疆平定,又復祖宗之土,誠喜事矣。”

天啟微笑道:“疆臣並武臣效命,方有此捷。至於其至東番,朕心中還在思忖。”

信王道:“臣弟以為宜準之,東番並非我大明國土,非祖宗之土則與我大明無礙,只要眾夷日後安心貿易,以一荒島之地羈縻並無不妥。”

天啟目視魏忠賢,說道:“信王的話,廠臣可記得了?”

魏忠賢躬身道:“奴婢記得,司禮監會照信王殿下所說批紅。”

其實葉向高的票擬和信王也是一樣的意見,天啟最高興的就是這一點,如果信王的治國策略與老謀深算的閣臣相符,說明信王還是有治國的天賦。

當然天啟也就只會做到這種程度了,他畢竟才二十左右年齡,身體雖然一般,也未必就真的生不出來兒子,等再生皇子出來,長到五六歲大,信王便能之國就藩,皇位到底還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好,縱然是親如兄弟也與子嗣完全不同。

信王又拜道:“今年還有普定之捷,大明王師徹底平定了奢安之亂,也是可喜可賀,此太平之象,當為皇帝大兄再賀。”

普定大捷確實是天啟四年的最大喜歡,東虜已經給大明的邊疆太平蒙上陰影,而西南大患就是奢安之亂。

大明南方明軍的實力相比北方實在相差太遠,而當時的西南夷的實力也是後世人想象不到的,大明開國之初,雲南和後世的老撾,緬甸等地方都是歸順大明的羈縻土司,以宣撫司名義納入大明版圖,雲南有一半以上的地方都是類似土司,後來因為情形太過復雜,洪武年間以黔國公沐英家族世鎮雲南,經過二百年來的努力,雲南多半地方平定,土司勢力削弱了很多,雖然緬甸立國,從此不服王化,但把雲南吃下來已經是大明的勝利,而貴州就是大半地方還掌握在各土司手中,到了萬歷天啟年間,最大的兩個土司造反,禍亂雲貴兩省,明軍動員近二十萬人,花費數年時間終於在天啟四年將奢安之亂平定,時安邦彥圍貴州,結營四十,綿延二十裏,明軍沖其營,土司兵大潰,實力損失殆盡,花費數百萬兩白銀後,這場西南的大亂終於平定,也確實是今年的大喜事之一,原本早就慶賀過了,不過與收復澎湖的喜訊一起再恭賀一下,也並沒有什麽不妥。

這時司禮太監王體乾進來,對天啟奏道:“皇爺,錦衣衛北所奏報進來,說是汪文言也暴疾而亡了。”

“哦,朕知道了。”天啟應了一聲,淡淡的道:“其余在北所諸人,就不必報與朕知道了。”

王體乾會意,躬身道:“奴婢會報給廠臣知道。”

魏忠賢道:“皇爺不願為此等事煩心,奴婢會料理好的。”

天啟對楊漣等人的死亡顯然毫無介懷之意,當然也是從頭到尾知情。他看看信王,對諸太監道:“此輩倚功而驕,朕再三點醒,不可以因黨爭而誤朝政,上疏彈劾廠臣,朕初時看了也觸目驚心,而後知道都是揣測不實之言,後朕切責彼輩,只要其上疏請罪,朕亦不會過於苛責,而彼輩變本加厲,結黨群起而攻,視朕年幼為可欺之主耶?混賬,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