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新任

剛剛擺酒招待的就是此前的那些幕僚們,包括最早跟他來遼東的鹿繼善和王則古。

孫元化因為鑄炮立功,已經在兵部當官,並且有大好的前途,孫承宗對孫元化的欣賞是毫無保留的,他感覺孫元化將來的成就並不會小。

至於鹿繼善等人也各有前程,孫承宗對自己加了贊畫銜的幕僚都盡力安排,不叫他們的一場辛苦落空。

置酒過後,眾人就紛紛告辭,此前已經巡看檢查過倉庫,經略行轅的賬目也十分清楚了,只等高第前來接收查驗就可以了。

等高第一至,孫承宗就要搬出經略行轅在外暫住,待高第正式接關防之後就可以離開。

“老夫二十年未飲家鄉水了,回去也好。”孫承宗看著茅元儀,這是跟隨他到最後的幕僚了,他笑意溫和的道:“此去並沒有什麽遺憾之處,唯一擔心的就是遼西日後的局面,不知道高升之帶著什麽想法來上任。再一個擔心,就是止生你的前程了。”

孫承宗身邊的幕僚,茅元儀是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功名在身的贊畫。

哪怕只有一個秀才身份,孫承宗都能保舉茅元儀任部職,就象孫元化只是舉人,現在一樣能在兵部當主事,那是二甲進士的待遇,孫承宗在此之前的權勢地位,很輕松的就把孫元化推進了兵部任職。

可惜茅元儀沒有任何功名……這不是一個小障礙,而是一條天塹,哪怕是孫承宗的權勢和人脈也越不過去。

國朝已經不是當年了,洪武和永樂年間,官員除了科舉正途外,監生也是選官正途,茅元儀這樣有文名也有實際才學的,可以入監學習,畢業之後就能選官任職。另外就是吏幹為官,也就是有吏才有實績的,一樣能考選入官,一入官員流品就好操作了。

再下來就是察舉,有文名和才學的可以由皇帝下詔征辟入官,在大明立國之初,官吏數量嚴重不足,察舉為官也是常態,而且還經常有名士拒絕征召……當然在太祖皇帝手裏落不了好,拒絕征召就是人頭落地。

茅元儀若在太祖年間定然是征召為官,在永年到仁宣年間可以入監學習,一個監生名額孫承宗還是很容易就能弄到手,成化到嘉靖年間也可以以才幹升官,在嘉靖年間還有工匠一路做到工部尚書,因為其有真才實學,文官也並沒有太大反彈。

到了萬歷和天啟年間,一切制度都僵化了,包括用人的制度。

科舉才能為官已經深入人心,哪怕是佐雜小官也是以舉人為主了,監生為官的路基本上都是堵死了,何況是吏幹或察舉推薦。

孫承宗只能叫茅元儀轉武職,保舉他為舟山鎮參將,這個武職也就是給茅元儀一個官身,總比雜流的翰林院待詔要強的多……翰林院也不是全然清流,待詔就是雜流,完全叫人看不起的官職。

“公不必如此。”茅元儀曬然一笑,說道:“在下不止是愛好兵事,文學之道也頗為喜歡。既然遼西這裏不用在下了,在下打算回南,先回家一趟,再去南都找朋友詩詞唱和,秦淮河上唱遊,也是人生快意事。”

這就是士大夫的情操,孫承宗對茅元儀這種坦然的態度也相當的欣賞。

他笑著道:“老夫記得曾經有詩妓替你做過詩,是不是?似乎是這四名:年少西吳出,名成北闕聞。下帷稱學者,上馬成將軍。”

茅元儀有些慚愧,說道:“這是妓家捧人的慣技,捧的在下高了,對彼輩聲名也是有利。”

江南在這個時代簡直是異位面的存在,名人多,名士多,士風優容而頹廢,講究的是享受享樂,因為隆萬開海,江南地方異常的富裕,小民百姓都有一些情操情趣,對這些有文名的名士有一點追星族的感覺。妓家一旦能詩能文,又能與名士唱和,等於是坐擡身價,對發展大大有利。

茅元儀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江南一帶早就很有名氣,到京師才會被捧起很高。很簡單的事情,在京的江南籍官員極多,江南士子也多,自然會將家鄉的名士給捧起來。

北地名士對江南的這種浮浪作風還是頗為抵觸的,孫承宗先是笑了幾聲,接著就面色嚴肅的道:“止生此去也不要太浪擲時光,雖然老夫要鄉居了,但未來還是有可能起復,到時候止生一定要來幫老夫的手,如果能立下功勞,好歹能封妻蔭子啊。”

“是,晚輩一定謹奉教導!”

茅元儀面色也嚴肅起來,對孫承宗,他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對方的教誨,當然沒有絲毫叫他抵觸的地方。

“地方上可還平靜?”

“都還平靜。”茅元儀道:“現在新經略未至,大政方針不定,朝廷也嚴諭各鎮將嚴守各自信地,不得擅為擅動,所以比起此前還要安靜許多。”

孫承宗認真聽著,情不自禁的捋須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