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奔走

到總督衙門時,王汝槐在側門下轎入內,同時派仆從去遞手本求見。

過了一刻鐘功夫,裏頭出來一個總督的幕友,遠遠拱手笑道:“不知道巡按大人有何要緊的事?馮公貪杯多喝了一些酒,現在已經歇息了。大人如果有話,可以令在下轉達,如果真的十分要緊的大事,那只能將馮公推醒再說。”

王汝槐看看日頭,知道這個幕友純粹在放屁。這個時候,怎麽可能就喝醉了睡下了,明顯是推托之詞。

不過他對這個幕友也擺不起架子,總督和巡撫身邊的幕僚都是親信,而且都有功名,將來放出去就是舉薦為官,不可以視為下人仆役的,甚至幕友清貴,與主家分庭抗禮,主人須以師友之道待之,比起治下的官員還要更尊重幾分。

眼前這個幕友是舉人出身,並沒有選擇繼續考進士或大挑為官,而是跟著總督到大同上任,圖一個邊功舉薦,將來少不得給他一個知縣名位,是以不僅不能以盛氣欺這幕友,反而要加幾分客氣……對武將,是不妨欺淩一下,對同為文官的同僚,過於盛氣淩人,會引起輿論不滿,影響自己風評……

“既然如此,請上復總督大人。”王汝槐道:“大事在即,請總督大人千萬留心。”

總督幕僚神色鄭重,身為總督的心腹,他當然也知道所謂的大事到底是什麽事情,而如果真的發動,結果殊難預料,很可能弄到邊釁大開,和記大軍壓境,乃至破關而入……上次薊鎮的事已經傳揚開來了,朝廷針對和記的舉措無功而返,半途而廢,只能引為笑談。不要說北方這樣,南方據說也有官員想查封商行,禁止和記車馬出入,禁止和記海船入江口,結果根本無人附議,情形比北方還要尷尬幾分,這種消息反饋回來,只會令人更加的氣沮而已……

現在如果真的發動,和記不可能再虛陳大兵於邊鎮,定然會真的大起兵戈,薊鎮頂不住,難道大同就頂的住?

雖然洪承疇和盧象升等人在不停的練兵,並且不斷的充實防禦,但朝廷錢糧有限,以這個幕僚私下與馮嘉會談起時討論的結果,朝廷要復振大同,不僅要調任大量的精明強幹的官員,對武將也得大換血,並且培養武將讀書明禮,知忠義,懂禮節,曉歷史,這樣方能與官員配合練成強兵。同時需要每年最少二百萬兩折色和二百萬石以上的糧食,這樣才能練出強兵十萬。

再加上要鑄炮和制造戰車,火銃,一年三百萬怕才夠用。

加上榆林,甘肅,陜西,山西,宣府,這麽多軍鎮,一年三千萬兩才能維持百萬大軍的戰鬥力……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清季開國之後因為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將明朝的士紳階層力量打的粉碎,國家用度比明季增長了很多。到康熙年間歲入超過三千萬兩白銀,這個收入是相當可觀的,而清廷不過養兵八十萬,二十多萬京營八旗和駐防八旗,加上少量的蒙古,和當年歸附的漢軍組成的綠營有五十余萬,八十萬軍隊的開銷占了清廷每年財政收入的八成左右,每年花銷在兩千萬以上,其中又以八旗獨占大頭,綠營只是少數。

清朝的武備也是逐漸廢馳,從康熙年間八旗兵就不復當年之勇,可是由於重金養兵,其武備是在緩慢的下降之中,清乾隆中,仍以大軍開赴新疆,平定準部和回部叛亂,乾隆的十大武功有一多半是湊數,有幾個是打腫臉充胖子,但平定新疆之亂,絕對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戰功了。

數萬清軍以滿蒙兵為主,萬裏征途遠赴新疆,甚至以察哈爾各部丁口連家屬一直移駐新疆,數百年後還有察哈爾部蒙古人形成的自治縣,也是為了維護西域疆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至於盡屠準部十余萬人,也是使西域徹底穩定下來,回部也在屢次反叛後被征平,其重金養兵,畢竟還是有效果的。

而大明帳面上的兵力數字是清廷的幾倍,以武備來說,則敗壞不堪,主要的原因還是受限於財政,以明初的財務體系來應對明末的復雜情況,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馮嘉會和他的幕僚倒不覺得以陽和到張家口的駐守會拿不下張瀚,他們擔心的是拿下張瀚之後的事情。

朝廷一直在整兵備戰,但有識之士無不認為朝廷的準備還差的遠……按馮嘉會等人的看法,先把財稅收入從一年千萬不到漲到三千萬兩一年再說……不過就算真的有三千萬一年,以現在文恬武嬉的狀態,這銀子是否有用,也是難說的很。

由於信心不足,自然是對動手擒拿或斬殺張瀚之事敬謝不敏……馮嘉會根本不想沾邊。他已經是老邁之人,名聲也不壞,被魏閹逐出京城,在總督之位上等若養老而已。這般事情,不做不行,做出來風評大惡,盧象升是心憂國事,一心報國不計自己的毀譽清名,而主持其事的崔呈秀和霍維華之流,則多半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為朝廷除一大害,便是赤裸裸的邀功之舉。而洪承疇則是趕鴨子上架,迫於無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