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2/3頁)

臉色陰晴不定的在仆人獻上來的東西上掃過之後,夷男再度開口道,“東珠,就讓你帶了這些東西回來?”

聞言,刺哈兒有些結巴的道,“呃,還,還有一封信,不過卻是唐國的安北都督寫的,識漢字的先生看過之後,勸我不要交給您。”

“什麽信?拿來。”

夷男的話,刺哈兒不敢不聽,頓時,將一封書信從自己的羊皮襖裏掏了出來,遞給夷男。

“孫正明,年不過二十,竟有如此膽魄,敢邀我去善陽賽馬比箭?”

夷男看了書信之後,並沒有如刺哈兒預料中的火冒三丈,反而是將那信紙原封不動的塞進了信封,據那個識漢字的先生翻譯,這信裏面除了邀請夷男去善陽城賽馬比箭之外,還很大篇幅的勸夷男向李唐皇帝上表稱臣,雖然給了很多的條件和好處,但素知夷男有取代突厥的心思的刺哈兒,卻認為這是在侮辱夷男。

他卻不知道,夷男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建立汗國,把他這首領或者族長的稱呼改一改,至於上表稱臣麽這樣的戲碼,他反倒不在乎,得了實際的好處再說,等日子過不下去了,屬下的人自然會擁護他揮起屠刀殺向漢地的。

孫享福在信裏寫的很清楚,只要薛延陀部向李唐稱臣,奉其為宗主國,那麽,李世民會下旨封他為可汗,讓他繼續管理漠北方圓數千裏之地,同時,安北都護府將會全面放開對薛延陀部的商品管制,還會幫他在草原中建立一座可以抵禦嚴寒的城池,保證他的牛羊在過冬的時候不被凍死。

李世民給孫享福的任務是,這兩年盡量保障不要起邊患,而以孫享福今時今日的地位,已經能夠代表大唐處理外交上面的事情了,對於給夷男的條件,料想李世民不會不同意,畢竟,一到冬天,北方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平安無事的挨過一個冬天,大唐積攢的國力,又會上升一大截。

稱臣,建立汗國的事情,夷男不會拍拍腦袋就決定了,他還需要跟屬下的人商議,是以,刺哈兒帶回來的香料,鹹魚豆醬,以及烈酒,茶葉,都派上了用場,大冬天的,夷男召集眾將議事了,不吃東西可不行。

黃昏時分,吃的大醉的夷男下達了一道命令,自明日起,部族每日向南遷移五十裏。

在善陽城中的孫享福自然是不知道夷男的動作的,在長安的李世民更加不知道,他現在很忙,滅掉突厥之後,有一系列的事情需要他去處理,首先是在頡利原先占據的地方設州府,沙州,伊州,西州,庭州率先給確立下來。

這裏原先其實是由幾個少數民族統治的地區,不過這些小部族或者小國,都被頡利給滅了,現在,李靖滅了頡利,這些地盤當然是一分不少的全部要接手過來,有了安北都護府的先例在,李世民現在把土地看的可值錢了。

其次就是議定了對乞骨仆的封賞,忠順王的爵位,當然,實食邑只有一千二百戶,和一個國公差不錯,另外還給他掛了個肅州都督的頭銜,不過,等他把屬下的部族交到孫享福手上之後,他就要到長安去當官了,李世民在長安賜了宅子給他,在周邊縣城劃了田地給他,至於佃戶,他可以從自己的部眾中挑一半,另外一半,李世民給他安排漢人。

然後,就是對安北都護府的安排了,把朔州從孫享福手中剝離了出去,他不再兼任朔州刺史,把善陽升格為郡城,將回紇部舊地整個劃入安北都護府治下,至此,孫享福的轄地,就是東臨遼地,西至甘涼,北臨大漠,直到天山腳下,其地之大,遠超大唐一道,是以,李世民決定升安北都護府為安北大都護府。

而孫享福運作滅頡利,居功甚偉,晉爵善陽郡公,實食邑一千二百戶,任職安北大都督,轄內一應軍政事務,有臨機專斷之權。

對於這樣的封賞和任命,朝廷上幾乎沒有反對的聲音,因為孫享福的關系戶不會反對,那些世家系的官員還指望孫享福幫他們把田種出來呢!更加不會反對。

於是,大唐自南邊的馮盎之後,又出了一個在北方邊疆手握重權的大臣,而且,還是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年輕人,但沒有人覺得這很難接受,因為他所掌管的地盤原先並不屬於大唐,能在大唐北方的長城之外,有安北大都護府這麽一道屏障擋著,大家都覺得安逸。

不過,還是有一些嫉妒黨跳出來噴幾句的,從去年孫享福被充軍配到朔州,這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他竟然從一個被罷免的侯爵,晉升到了郡公,一年時間,晉爵三次,史無前例啊!

不僅如此,他的官位還是實權的安北大都督,雖然是邊地,但也比大唐那些掛名的州道總管值錢的多,這小子是要上天的節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