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公告欄(第2/2頁)

作為一個皇帝,自然沒有必要為了這些他隨時可以看到的數據,去在百姓堆裏擠,見長孫淳要開口說話,李世民先一步道,“記住,叫我老爺就行。”

聞言,長孫淳知道他現在還是不想暴露身份,便由得他在衙門外觀看。

李世民挑了一個比較少人聚集的公告牌,上前看了過去。

只見上面擡頭寫著大大的“消息”兩個字,下面的內容則是‘春上魚貨產出較豐,九垸河碼頭每逢雙日,有收魚的商販定點收魚,兩斤以上鱗片魚,兩文錢一斤,泥鰍不論大小,五文一斤,黃鱔半斤以下八文,半斤以上十文,要活不要死。’

藕帶進入盛產期,九垸河碼頭每日辰時有商販收購一個時辰,兩文一斤,只限五個時辰之內起塘的新鮮貨……

一整版消息欄,至少有好幾十條消息,全部記載著類似的類容,李世民一條條的看完之後,心裏感嘆無比,恐怕全天下的縣衙,只有九垸縣,會想辦法幫治下百姓把產出更好的轉換成為經濟價值,光是看這一個消息欄的消息,他就知道,九垸縣治下的百姓,只要有地種,有產出,就不可能窮到哪裏去。

然之後,李世民又看到了旁邊的一個公告欄,上面的擡頭寫著大大的“失物招領”。

上面的內容同樣有好幾十條,錢袋,香囊,衣服,玉佩,甚至連孩子都有,李世民還沒看完呢!就見衙門內,有一對年輕的夫婦,牽著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從裏面出來,年輕夫婦對送他們出來的衙役再三表情感謝,然後帶著孩子離開。

原來,他們早上去菜市場賣菜的時候,生意太好,沒注意看管孩子,導致在集市上玩耍的小男子被人流潮擠到別條街道上,迷失了方向,找不見父母的小男孩哇哇大哭,頓時便被集市上的巡丁發現,帶回了衙門。

後來,反應過來了的父母,便到衙門報案,正好得知這裏有走失兒童,正是他們的孩子,便辦了手續,將其領回去。

類似的事情,縣城每兩三天都會出現一起,甚至,一晚上出現好幾起的情況都有,有時候晚上一大家子出來跳廣場舞,散步,很多百姓帶的孩子過多,看顧不過來,很容易走失,不過,出現了類似事情,只要他們這些大人盡快去衙門報案,基本都能將孩子領回去,衙門的數十個巡丁,就是為了做這些保障工作的。

果然,等那對夫婦走了之後,這個衙役便在公告欄上的這一條消息後面寫上了‘已結案’三個字。

李世民知道這些衙役肯定有一套分辨失主的方法,不過,他很好奇,九垸縣的人員這麽密集,治安情況怎麽樣,於是開口向那衙役道,“我是外地來的客商,想來你們九垸縣做生意,不知道,你們本地的治安如何?”

聞言,那衙役給出了一個親切的笑容道,“那還用說,我們九垸縣的治安,放眼整個大唐,那也是最好的,你瞧見沒,那邊,就是縣法院判案的公示欄,知道他們多久沒有開庭了麽?都三個多月了,就是三個多月以前,那也是兩個外地商人,因事起了爭執,打架鬥毆,被就近送到我們縣法院來審理,才讓他們找到了一件事情做,我們九垸縣本地人,從來都不會作奸犯科,尋釁生事,所以啊!他們那邊的公示欄,三個多月都要沒有更新嘍。”

三個多月前,那就是春節前的事情了,也就是說,整個貞觀七年開始,算上外地人,到目前為止,這裏也沒有發生過一起治安犯罪案件,這可是三萬戶,十幾萬人的上縣呐!治安案件數量居然可以保持零的記錄達到三個多月之久,那不是放眼大唐了,就算放眼全世界,那也是最好的啊!

“這,怎麽可能啊!”

李世民下意識的說了一句,那衙役就不樂意了,道“我們本地的老鄉,都是打算世世代代在這裏住下去的,平時低頭不見擡頭見,連吵嘴紅臉的時候都少,外地的客商,我們是以服務的心態接待他們,自然不會跟他們產生沖突,就好比您這樣外地來的客商,如果真是想到本縣來做生意,那麽,縣衙內,少不得有您一杯上好的茶水喝!咱們衙門可專門有一個接待外來客商的部門,您要收貨,賣貨,開鋪面,都可以跟他們談,他們肯定能給您提供一些幫助,怎麽樣?要不要隨我一起進去看看?”

那衙役說到這裏,李世民總算知道了消息欄上的那些商業方面的消息是怎麽來的,恐怕就是這個所謂負責接待外來客商的部門,跟那些外來客商溝通敲定的,就是不知道,這裏面有沒有什麽內幕交易,讓官府下面小吏貪贓枉法,倒是可以借此機會去探探底。

正好,這樣他還可以不用暴露自己的身份進到衙門裏去,於是點了點頭,帶著同樣沒有表明身份的長孫淳和兩個侍衛,一起進了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