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防禦體系(第2/3頁)

陳新沒有立即表態,慢慢領頭在前面走著,朱國斌熟知他的習慣,知道是在想事情,老老實實跟在後面。兩人信步走上一個山丘,陳新擡頭往南望去,橫山山脈縱橫,遠望一片翠綠。

他這時才道:“這些兵一路打劫,跟著孔有德嘗了不少甜頭,如今孔有德在蓋州,萬一他們逃走投靠,反暴露咱們的部署。這些人有作遊騎的本事,但暫時用之無益,還是留在文登編組開荒,磨掉他們的戾氣了再說。哨騎的事情,待商路走通九邊後,在當地招募一些,如今還是要靠自己練。”

陳新說完回頭看看朱國斌,這個海船上就認識的老兄弟一臉從容,筆挺的身姿處處顯示出職業軍人的風采。

“國斌你是否記得天津時,你要去投關寧軍,本官當時答應你說會帶你去打韃子,你便跟著我去了威海,現在想來,便恍如昨日。”

朱國斌也微笑道:“那時候屬下只是覺得大人有能耐,或許船多了可以偷偷上岸去殺上幾個,沒想到是帶著數千大軍重回遼東。如果屬下去了關寧軍,如今也不知埋到了哪裏。”

陳新笑著搖搖頭,如果沒有自己的蝴蝶翅膀,他或許也就是一個小兵,死在某次戰役中,可能會用他不俗的武藝殺死幾個後金兵。如今的朱國斌卻能指揮上千的騎兵,能識字能看地圖,能分析敵我的形勢和戰術優劣,單獨負責遼南地區的軍事指揮,在文登營的先進軍事體制下,他的能力會進一步提升。

“金州到登州距離不近,往來需要時間不短,國斌你在金州便是獨當一面,無論步騎炮特勤隊,全都歸你指揮。當有戰機出現或是有緊急情形,不必等本官的命令,你便可決策,事後再報與我知,但也要按照新的條例,先與參謀和各部主官商討。平日與參謀多做推演,想想建奴會怎麽來打,做一些緊急情況的預案,一旦出現時便不至於手忙腳亂。”

朱國斌只送陳新到南關,明日一早就要返回金州,所以陳新頗有點婆婆媽媽的感覺,既像是上級安排任務,又像是朋友間臨別叮囑。實際上在金州的最後一次軍議時,這些事情都已經詳細說過了。

朱國斌有些感動的道:“屬下明白了。”

“還有特勤隊,我打算把他們擴編到三百人,遼南就是最好的練兵之地。遼南這塊地方,咱們最差的是情報能力,情報局擅於在城市活動,南四衛一片荒涼,正適合特勤隊活動,復州到金州之間全是山地,幹掉那些敢來哨探的建奴,讓奴酋也嘗嘗黑眼瞎猜的滋味。”

“屬下也是如此想的,我們在金州立足之後,建奴必定會在復蓋之間屯田,以加強南四衛的防衛。屬下練兵完畢後,首先一步便是將建奴的偵查線擊退,讓復州以東成為我部能自在活動的地區,然後以小股人馬不斷出擊騷擾復州的屯田和補給線。讓敵疲於奔命,並不得不分散兵力維持交通,然後我調集騎兵突然攻擊其一部。若奴酋忍不住,調派大軍來攻,屬下便領兵快速退回旅順,拉長他們運糧的距離。黃台吉打不下來旅順,他也圍不死旅順,建奴圍得越久,後金的物資便消耗越多。而我有登萊為後盾,海運為途,並仍可海運特勤隊至金復間,破襲其輜重糧草。且我有上千騎兵在手,到時他要再撤兵,便沒那麽容易了。”

陳新撫掌大笑道:“正是如此,除了西側沿海遼南全是山地,除了特勤隊,我將在登州建一個山地步兵營。這次咱們文登營的擴軍一個大調整,不拘於原來的哪個千總部,根據他們的特點重新安排,但眼下流民招募仍需時日,要擴軍至兩萬非一時可就。不過每整訓完畢一部後,本官便會調他們來遼南輪戰,遼南就是咱們的練兵場。復州的是正白旗,我聽人把那位墨爾根戴青吹上了天,你得把他打回原形。”

……

陳新在南關休整一夜,第二日視察了南關堡的工地,親切接見了奮戰在建設第一線的輔兵,親自詢問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囑咐他們努力工作的同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輔兵同志們紛紛表示,現在生活好了,沒有了原來軍官的壓迫,每天有吃有穿,請文登營的領導和人民放心,他們有信心在陳大人和朱大人的領導下創造建設奇跡。

陳新在輔兵的熱烈呼喊中結束了視察,他估摸著所有輔兵都看到了自己,已經建立了那種權威感,便與朱國斌告別,自己帶著衛隊趕往旅順。

他對朱國斌的能力有信心,他也從不認為後金那些酋長是所謂的不世之材,只要一支軍隊每年都在打仗,那總會湧現出無數具有經驗的將領,前提是大部分人能活下來。

而明軍每次都是全軍覆沒,後金便越打越強,明軍到後期已是一觸即潰,後金兵只靠名聲就能擊敗他們。隨便出來一個固山額真就吹噓是名震天下,實際也就是那麽回事。既然幾萬蠻人裏面都能出這麽多“名震天下”的“名將”,陳新認為文登營的體系完全能產生更多更強的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