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外交的重要性

可能有人就要問了,現在幾十萬趙軍在長平一線和秦國人打生打死,你趙丹一個趙國國君每天不是齊國魏國就是楚國燕國,還能不能幹點正事了?

這裏就要說一說外交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了。

在後世的歐陸,有一個極為出名的國家名叫德意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德國。德國直到十九世紀才完成統一,而統一了德國的便是由著名的俾斯麥公爵引領下的普魯士王國。

雖然普魯士鐵軍之稱和俾斯麥“鐵血宰相”之名威震天下,但是普魯士靠什麽統一德國的呢?

答案是外交。

在當時的普魯士周圍,一共有丹麥、法國、英國、奧地利、沙皇俄國五大強鄰。這些國家之中許多和普魯士是世仇,五國之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希望看到普魯士統一。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普魯士先後利用三次王朝戰爭分別擊敗了丹麥、奧地利和法蘭西,最終完成了一統德國的偉業。

要知道這五個國家每一個論領土和人口幾乎都在普魯士之上,單個拿出來都夠普魯士喝一壺的,任意兩個聯合起來普魯士都吃不了兜著走,任意三個聯合起來普魯士就要有滅國的危機。

周圍有五大強鄰而且都反對普魯士統一,統一事業看上去似乎應該是一個普魯士單挑五強國的事情。但偏偏普魯士在統一過程中的三次王朝戰爭裏,每一次要麽找到幫手二打一要麽一對一單挑,從來就沒有以少打多過。

很神奇吧?

這就是俾斯麥出色的外交政策所起到的作用了。每一次普魯士在發動戰爭之前,俾斯麥都一定會想盡辦法在外交上孤立即將成為普魯士敵人的那個國家,交好其他所有強國,讓這個普魯士的敵國得不到任何強國的援手,然後才利用普魯士的強大軍隊一舉發動,一對一單挑然後克敵制勝。

看到這裏是不是覺得好像有點眼熟的感覺?沒錯,俾斯麥的這種外交策略,正是和當今秦相範睢所提出來的“遠交近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範睢的遠交近攻,也一樣是交好其他大陸強國,然後在確定當前敵人被孤立之後全力出擊,憑借著自身的優勢軍力和國力一對一單挑取得勝利,先滅韓趙魏,再滅燕楚齊,把六國各個擊破,最終統一華夏。

本質上來說,俾斯麥和範睢的外交策略沒有任何區別,如果把他們相互交換一個位置,那麽結果也必然是相同的。這一中一外兩大名相,論戰場搏殺恐怕連一個小兵都不如,但是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卻絕對勝過百萬雄師。

大秦帝國和德意志第一帝國便是在這兩位名相的引領下完成了統一,走上了世界舞台,邁上了各自的巔峰。

這,就是外交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有志於一統天下的國君,如果趙丹竟然能夠忽略外交這個重要性還在軍事之上的東西,那麽趙丹就再愚蠢不過了。

正是因為趙丹心中明白外交的重要性,所以趙丹在穿越之後首先是叫停了換將,然後立刻就馬不停蹄的朝著魏楚齊三國派出了使者。

秦軍兵鋒強勁,又有白起這等絕代軍神,想要正面硬剛打敗白起所率領的秦軍,實在是太難太難,至少趙丹覺得自己是沒這個本事的。

但趙國想要打敗秦國人,想要打敗白起,一定就非要和秦國單挑嗎?

你秦國國力95分,我趙國國力85分,我單挑幹不過你,但那不要緊。我拉上70分的魏國,75分的楚國,70分的齊國,四個國家一起幹你,你秦國和白起再厲害,還能有三頭六臂、以一己之力對抗大半個天下不成?

國與國之間的爭霸從來都不是什麽過家家,不講究什麽單打獨鬥,更不應該去講究什麽虛假的禮義廉恥,你可以在勝利之後再對敗者惺惺作態擺足你的聖母姿態和寬容,但是在勝利之前,請一定要先不擇手段的去幹爆你的對手!

趙丹現在想要做的,正是要在外交的舞台上將秦國給徹底的孤立起來,就如偉大的開國領袖所說的那樣,要“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正如同普魯士無法應對來自多個對手的群毆一樣,秦國當然也不能夠抵擋多個對手的同時進攻,至少在現在,在七雄中的老二趙國還沒有被擊潰的現在,不行!

如果秦國能夠以一敵六,那還遠交近攻個屁啊,直接框一下A過去,平推山東六國就是了。這都飛龍騎臉了還怎麽輸?對吧。

從具體的事務來說,此時此刻的趙丹已經收到了來自魏國和楚國方面的快馬回信,明白了趙勝和虞信的出使情況。

鑒於此刻趙國的確弱於秦國一籌的事實,一開始趙丹派出去齊魏楚的三路使者之中如果有一路得手,那麽趙國和秦國基本上就可以五五開;如果有兩路使者成功,那麽趙國便已經是稍占上風;如果三路使者全部成功,那麽趙國這一戰基本上可以說是勝利在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