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信陵君說魏王(一)(第2/2頁)

垣雍是一座韓國城邑的名字,位於黃河的上遊,從垣雍出發沿著黃河而下,大約百余裏就能夠到達大梁。任何一個國家占有了垣雍城,都能夠對魏國國都大梁形成很嚴重的威脅。

如果魏國獲得了垣雍城,那麽魏國國都大梁城就等於多了一道屏障。所以秦國人開出來的這個條件,說實話還是相當不錯的。

但魏無忌聽了魏王圉的話之後卻搖了搖頭,道:“以臣之見,垣雍城必為空割也。”

魏王圉聞言一愣,道:“何出此言?”

魏無忌道:“秦國者,無信無義之國,天下皆知也。先秦相張儀以商於之地六裏地做六百裏詐楚懷王之事,天下皆知,王何能信秦人也?”

當年張儀為了讓楚國和齊國斷盟,故意用商於六百裏之地作為籌碼,結果在楚懷王和齊國斷盟之後,張儀又改口說一開始答應的只有六裏地,並不是六百裏。

盛怒之下的楚懷王舉楚國之力而攻秦,然後才有了接下來那兩場直接導致楚國由盛轉衰的丹陽之戰和藍田之戰,甚至楚懷王本人最後也被秦人扣留,客死鹹陽。

魏無忌就是想要用這件事情來勸告魏王圉,秦國人其實是很不可靠的,秦國人的話還是不要相信為好。

魏王圉聞言眉頭一皺,突然覺得……好像魏無忌說得也挺有道理的。

沒錯,除了之前所說的那些缺點之外,這個魏王圉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他的耳根子其實是非常軟的,也就是所謂的優柔寡斷。

這個大臣來說一番他覺得有道理,那個大臣也來說一番他也覺得有道理,搞來搞去的這就很糾結了。

當然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說的話,這個所謂的優柔寡斷也可以說成是從諫如流。

說白了,這兩個詞語的區別其實只在於最終的選擇是對的還是錯的,對了你就是從諫如流,錯了你就是優柔寡斷,可以說是唯結果論的經典體現了。

魏王圉猶豫了一會之後,有些糾結地說道:“方才龍陽君和寡人言之,若趙楚齊破秦於長平,其後三國再攻魏,我魏國如何當之?若此,不如助秦破趙,還可得垣雍之地,此兩全之策也。”

魏無忌一聽這話,簡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只見這位信陵君面沉似水,朝著面前的魏王圉躬身一禮,隨後臉色一板,無比認真的沉聲道:“高基,佞臣也,王當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