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應夔丞被捕、越獄及遇刺(第3/5頁)

盡管應夔丞始終狡辯,但由於從其家中所獲函電文件明確證明其策劃殺宋,且又搜出五響手槍一把,其中尚存子彈兩枚,與武士英在火車站放去三枚後尚存兩枚這一事實吻合,所留兩枚槍彈與火車站腳夫蘇阿榮拾取之彈殼亦復相同,[88]因此,應夔丞為殺宋主犯並無疑義。4月17日晚,捕房荷槍押送應夔丞至上海南市,解犯單上案由為:“應桂馨運動王阿發謀刺宋教仁君,應桂馨主使武士英行刺宋教仁君。”[89]步兵六十一團團長陳其蔚在警廳協助下,將應夔丞解至江蘇海運局該團營倉關押。然而,宋案被移交中方後,先是圍繞是否組織特別法庭各方爭執不休,接著又在案件剛剛確定由上海地方審檢兩廳進行審訊之時,發生了上海地方審判廳自廳長、庭長、推事、書記官長全體被江蘇高等審判總廳下令撤換的風波。[90]

5月30日,上海地方審判廳開庭公判宋案,由廳長張清樾主審。由於原告律師金泯瀾、高朔提出抗告,堅持要求“出票拘趙、程、洪等”到庭後,與應夔丞“並案公判”;而被告律師楊景斌也提出抗告,以張清樾系江蘇高等審判廳長委任,而非司法部得大總統命令委任,拒不承認。因此,對應夔丞公判未果。[91]6月11日,江蘇高等審判廳以“不合法理”駁回原告抗告。[92]被告律師楊景斌則被高等審判廳以“搗亂法庭,違背律師法規”,決定予以懲戒。[93]直至7月初,上海地方審判廳才又確定於7月16日進行第二次公判。[94]

然而,由於7月12日“二次革命”爆發,公判並未如期進行,應夔丞也得以乘亂在7月25日淩晨從上海模範監獄逃走。據《申報》報道:“二十四晚十二時,模範監獄禁錮要犯應桂馨等,乘南北兩軍酣戰之時,用鐵斧、巨石撞開圍墻,四面撞開四洞,每洞約高二尺,闊尺余,均從洞中一擁而出,一時人聲鼎沸,共逃出男女各犯約有二百人,均在附近屋檐下敲去鐐銬,先由數人擁護應桂馨為首,悉數逃逸,看守兵士見彼等亡命沖出,亦不阻攔。兵士等開槍轟擊,並未傷及一人。”[95]又有報道謂,應夔丞等“賄通獄官吳確生並某商團會員,當時應等由獄門而出,各會員各穿便服在外接應。吳獄官知事不妙,然後使人將四面圍墻擊成四洞,佯為各監犯由洞逸出”。事為江蘇都督程德全獲悉,認為應夔丞等“是否由大門而出,抑或掘洞脫逃,其中大有關系”,下令密查,以憑核辦。[96]三周後《神州日報》刊登文字,進一步披露了應夔丞收買獄官逃走內幕:

上海模範監獄內所禁人犯,乘前次制造局激戰時,全數脫逃,宋案要犯應桂馨及冤殺周阮之姚榮澤等,同時遠飏。惟此次應犯等脫逃,外間頗有微辭,然言人人殊,究未能得其真相。現得確實消息,應桂馨利用戰時運動監獄中最有勢力者,圖謀免脫,言為運動二萬元,由方姓經手,過付五千元,余款尚未交付。現應犯欲圖賴一萬五千元未付之款,又因先付之五千元分派不勻,內訌微露,其秘為程都督、應省長所聞,擬即派探密查澈究,一面通令各屬嚴緝應、姚各逃犯,務獲究辦雲。[97]

應夔丞後來也承認,自己的確是乘“二次革命”戰亂之機冒險從“獄門”逃走,其言道:

至贛亂發生,寧省獨立……上海一隅,亦同時入亂黨之手。□□困守囹圄,黨人威脅利誘,無所不至……當攻擊制造局之際,城中秩序大亂,獄官獄卒既無違抗逆黨之能力,獄外又加添亂兵圍守。□□一身之生死,早置度外,惟思與其死於叛匪之手,不如死中求活,乃於八月二十一號(應為七月二十四號——引者)夜,在槍林彈雨之中,冒險幸出獄門。此實天佑人助,故得重睹天日。(□□代夔丞)[98]

原告方面,宋教仁之妻宋方氏延請律師高朔,於8月14日呈訴上海地方檢察廳,要求“迅予行使職權,通令各省,一體懸賞協緝逃犯應夔丞”。[99]上海地方檢察廳隨即“呈請高等檢察廳,並函知英法捕房及淞滬警察廳,一體幫同嚴緝”,並承諾給予拿獲應夔丞及報信助拿應夔丞者重賞。[100]根據日人所辦《順天時報》,應夔丞於8月中旬逃到了日本,住在箱根,[101]但不久又從日本逃回青島藏匿起來。消息很快為江蘇民政長應德閎查悉,除通令各縣水陸警廳一體嚴密訪拿外,並具呈參謀、陸軍兩部,請迅即轉電膠督,設法查緝,務獲解滬,歸案訊辦。[102]

1913年10月10日,鎮壓了“二次革命”的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11月4日,袁世凱以國會內的國民黨議員牽連“二次革命”為由,下令取消其議員資格,並發布通緝令。國民黨重要人物紛紛流亡日本,袁世凱徹底掌控了局面。一直認為殺宋是中央意思的應夔丞,以為機會來了,於是立刻在11月初由青島連發兩電,要求政府為武士英與自己昭雪。第一電謂:“叛黨削平,宋實亂首,武士英殺賊受禍,功罪難平,請速頒命令,平反冤獄。”[103]第二電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