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李隆基的致命缺陷

李林甫這一手,主要目的扳倒王鉷,自不用說,還從另一個角度解決了自己的潛在的威脅。

張說的倒台,對裴旻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固然裴旻是外臣,不參於廟堂之上的爾虞我詐,但是身在局中,完全置身事外,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裴旻能夠理解諸多文臣重視百姓生計的理念,但是反對他們反戰的思想。

誠然古語有雲:好戰必亡,但是好戰必亡之後,還有一句話忘戰必危。

不只是中國的五千年歷史,世界歷史的進程也是一樣。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文明毀於野蠻!

縱觀萬年歷史,落後的人口稀少的遊牧民族,打敗先進的人口眾多文明的例子比比皆是。

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征服,羅馬帝國被日耳曼民族征服……

最典型的就是宋朝,宋朝經濟發達,科技先進,大城市裏人口眾多,遠邁前朝,但卻被人口幾十萬住在不毛之地的蒙古人滅了……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個道理裴旻相信文臣不是不懂,而是他們所思的危,並非來至外部,而是內部。

或許在他們眼中蠻夷終究是蠻夷,不足為慮。

卻不知時代在發展,蠻夷也在不斷的進步。

即便是蠻夷,他們的文化思想也在日積月累中不斷的提升,小覷他們,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張說在朝主政,裴旻這些外臣日子過得尤為舒坦。

現今張說一黨疲軟,李元纮上位主政,可以想象以李元纮的治國理念,他們這些外臣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李林甫卻利用李元纮對付王鉷,一邊鋤奸,一邊削弱李元纮的政治力量,以確保主戰派的穩固。

這是有心,還是無意?

裴旻估計李林甫十有八九是算到了這點。

因為現在自己是他的靠山,自己不好過,他的日子也不會如今日這般自在。

李林甫幫助自己,等於助他本人。

故而李林甫這一法不只是對付王鉷,還是針對李元纮出的。

當然真正讓裴旻驚訝震撼的還是李林甫對於朝局的掌控能力,這家夥在洞徹君心,掌控朝局的能力堪稱奇才。

李林甫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確信李林甫並未過於深入的涉及廟堂之事,唯一了解廟堂情況的唯有張光的一些口述,還有今日給他的這封信。

然而就憑借著一點點的情報,李林甫居然能夠看透朝局動向,想出這一石二鳥的計策。

能夠做到這點,委實不簡單,足見李林甫在這方面可怕的能力。

歷史中李林甫能夠在廟堂上縱橫十九年,左右廟堂,懾服邊將,並非沒有原因的。

可以想象,要是此刻李林甫是身在長安,對於廟堂上的局面了如指掌,他摻合其中,誰是他對手?

裴旻念及於此,心底都有小小發怵。

不過隨即而來的卻是慶幸,李林甫的個人權謀再強,也比及不上他的金手指。

有心算無心,即便是李林甫也看不透自己的打算。

如他這般大奸,要不將他除去,要不死死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李林甫心底倒是有些忐忑,經過多年相處,他還是很了解裴旻的脾性的。知道自己這位上司不太喜歡內鬥,打異族外敵才是他最愛。

自己今日獻策,誠然有些冒險。

但是想要超越張九齡,也看今日了。

裴旻笑道:“林甫放心,某不是迂腐之輩,固然不喜權謀,卻也知道自己早已身在其中,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說到這裏,他收起了笑容,沉聲道:“王鉷奸佞小人,蠱惑聖上,愚弄百姓,實在可恨當誅。此事你多費些心,需要什麽幫助,盡管與我說來,務必要將王鉷除去,決不能將這大好山河葬送宵小之手……”

李林甫頷首表示明白,心底卻不大以為然,這歷朝歷代哪能沒有一兩個宵小?

這人無完人,即便侯君集這樣開疆擴土的大人物,一樣惡行累累,真當滿朝都是諸葛亮這樣的道德標杆?

但是他樂得在裴旻手上表現自己的才華,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份量,掌握更多的權力。

對於權力的追求,李林甫心底是沒有止境的。

裴旻自然比不上李林甫想得開,關鍵就在於李隆基,隨著對於李隆基的了解越深,裴旻更進一步的發現李隆基的致命弱點。

李隆基最致命的弱點不是他用人唯親,盲目信任認可的心腹,而是自控力差。

李隆基無可否是一代明主,論及用人治國個人魄力,即便是整個唐朝的君王也無幾人可比。

在裴旻看來僅次於李世民位居第二,較之李治或者強上一些。

李治固然出色,終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而李隆基卻是面對武則天重內輕外造成的軍事疲軟,面對韋後、宗楚客、安樂公主以及武氏余孽亂政留下的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