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一飛沖天,就在今日

裴旻這話一點也不是客套話。

李祎的三戰,是他這個時代的戰績,歷史上李祎的戰績,更加的輝煌。

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搶了李祎的風頭。

唐玄宗繼位前期,唐在與吐蕃的戰爭中屢吃敗仗,尤其是河隴戰場,不占任何優勢。

楊矩賣了河西九曲之地,更加讓西邊的情況危機四伏。

這個時候王忠嗣還未崛起,哥舒翰還是一個濫賭鬼,高仙芝還在耍帥,封常清還是一個讓人嫌棄的醜鬼,李嗣業也不知在哪個角落裏看戲,至於仆固懷恩更是籍籍無名。

唐王朝有姚崇、宋璟、張說這類的名相,可軍事上真正的南北征戰的唯有薛訥一人。

而且薛訥,老了,很多地方力不從心!

是李祎站了出來,他大膽的奇襲石堡城,沉重打擊了吐蕃,將河西、隴右地區連成一片,各路唐軍可以四處巡邏,拓境達千余裏,逼迫吐蕃向唐王朝求和。

河隴一帶的形勢得到緩解後,東北的形勢卻變得緊張起來。

又是李祎,率兵進擊奚、契丹,大破奚、契丹,俘斬甚眾,穩住了東北的局面。

李祎的軍略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但是他的存在,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他在唐王朝缺將的時候站了出來,穩定了東西局面,又在王忠嗣崛起的時候,退居二線。

王忠嗣接過了李祎的棒子,大殺四方,然後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一員員的大將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盛唐的武功也因此走向了巔峰。

裴旻的出現,他取代了李祎,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他有先天性的優勢,幹得比李祎更加出色。

不只是逼和了吐蕃,還打殘了吐蕃,攻取了青海湖,還滅了突厥,穩定西域之余,順帶打廢了突騎施……

完全搶了李祎表現的機會……

裴旻的記憶中是有這麽一號人物的,有些時候突然想到他的時候,忍不住念叨著,自己搶了李祎的功勞,那麽這位承上啟下的李唐宗室名將還會不會大放異彩?

事實證明,是金子終究會發光的。

哪怕西方沒有他插手的余地,東北也因蝴蝶效應為張守珪占據,李祎依舊在南方闖出了自己的事業。

三戰三捷,橫行嶺南,所向無敵。

李祎揚威的時候,裴旻正在與阿拉伯的獅王大戰,無心他顧。

後來他取得了勝利,全天下都在為他歡呼喝彩,李祎平定嶺南的戰役跟裴旻退阿拉伯、攻取青海湖相比起來,就要相形見拙了,沒有什麽人提起了。

裴旻當時也不清楚,直到最近他接管宰相以後,才了解了李祎的事跡。

對於李祎三戰的評價,裴旻自認為比張守珪的一百次勝利都精彩。

此時能夠在這種情況下遇到李祎,裴旻實在高興,絕非是客套。

“瀧州之戰,信安郡王水陸夾擊,出其不意,一戰而克定嶺南亂局,打的實在漂亮。此戰例我特別拿出來與麾下文武研究,只是諸多細節,不甚了解,不夠盡興。今日遇上,無論如何也要與郡王喝上幾杯,聊聊此戰前後。”

李祎也是知兵之人,自然研究過裴旻的戰績。

據說裴旻從裴家得李靖、蘇定方、裴行儉的兵法承傳,又從薛訥哪裏得到了薛仁貴的治軍手劄,身兼諸多將帥所學。

雖不知是真是假,但當今世界論兵法修為,確實無人可與裴旻比及。

得他如此贊頌,李祎也覺得臉上有光,同時也看得出來,裴旻所作所為並非做作,說道:“裴郡王客氣了,在您面前,某可不敢當次贊譽。不過郡王盛情相邀,李祎不敢推辭。早就聽郡王府上佳釀無數,垂涎三尺。”

見裴旻與李祎交談甚歡,周邊的李元纮、宇文融面色有些不好看。

他們先來一步,意外發現了李祎也在殿內。

李祎是皇室宗親,正兒八經的太宗血脈。

裴旻雖然同是由文入武,但他從軍十數載,天下人早已將之視為武臣了。

李祎卻不一樣,李祎先用了十數年歷任諸州刺史,治理有方,然後再進而執掌帥印,戰功卓著。

他雖是南方邊帥,但真正執掌兵事的時間不過三年。

李元纮、宇文融還是將之視為自己人的。

李元纮、宇文融都熱情的與之交談,李祎雖禮貌回應,但態度並不熱忱,只是出於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接觸。

而李祎與裴旻還是初見,但他們卻一見如故,交談甚歡,與之前是判若兩人。

這各中差別,讓李元纮、宇文融很不是味道。

尤其是李祎出現在這裏很不尋常,作為江南的軍區統帥,卻出現在廟堂之上。

恰好現在是多事之秋,容不得李元纮、宇文融多想。

“時辰到,百官上朝!”

隨著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

殿中的文武皆是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