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廢除苛法(第2/2頁)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正式登基稱帝。他冊封馬氏為皇後,立朱標為皇太子。但是,由於太子朱標的早逝,朱元璋遺詔傳位於太孫朱允炆。

朱元璋封諸子之時,除了立朱標為太子外,還封第二子為秦王、第三子為晉王、第四子為燕王。這位燕王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

朱允炆即位之後,實行削藩,以削弱諸王的勢力。朱棣於是在建文元年(1399)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到建文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第二年改元永樂(1403—1424)。

朱棣進入南京之後,第一個要降服的就是方孝孺。

方孝孺是明初第一大儒,而且是輔佐朱元璋的皇長孫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滿朝廷。所以,收服了方孝孺,就可以收服整個金陵的官員。

但是,方孝孺一身傲骨,兩次見新皇帝都是披麻戴孝、嚎啕大哭。朱棣懇請他代擬詔書,實際上逼他表態。但是,方孝孺只寫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朱棣問他:難道你不怕死嗎?方孝孺回答:要殺便殺,詔書我不可能寫。朱棣又問:難道你不顧及你的九族嗎?方孝孺回答:不要說九族,誅滅十族我也不怕。這一下明成祖朱棣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門生”湊成十族,統統殺掉。

明成祖滅方孝孺十族,死者達八百三十七人之多。

2.廢除妖言令

與“除三族罪”同時頒布的還有“除妖言令”。什麽叫“妖言”?唐人顏師古作的注釋說:“過誤之語以為妖言。”妖言令也是秦始皇興的,秦始皇興妖言令,妖言的範圍很廣啊。什麽叫妖言啊?你的話說了不合適,我一聽不順耳,就是妖言。所以那個妖言令就太厲害了,它等於是透明膠布,把你的嘴全封住了,鉗制你的輿論,誰也不能講話,你一講話,妖言,妖言惑眾,這個就要殺。

諸如“始皇帝死而地分”、“亡秦者胡也”、“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東南有天子氣”等傳言,即是秦朝嚴厲打擊的妖言。其實,這些傳言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輿論。秦朝對這些“妖言令”采取嚴厲打擊的辦法鉗制民口,壓制社會輿論。而且,“妖言令”成為秦朝中央政府隨意打擊輿論的一種借口,激起了民眾的強烈反抗情緒。

呂後廢除三族罪、妖言令的意義何在呢?

秦朝的苛法與暴政,是秦王朝速亡的重要原因。秦末起義,就以“誅暴秦,伐無道”作為發動民眾起來反秦的一種口號,可見,苛法是秦朝大失人心的重要內容之一。

呂後廢除“三族罪”、“妖言令”,目的正在於廢除秦朝的苛法。

劉邦入關之後,立即與關中父老相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秦法。”目的就在於順應民心,爭取民心。但是,劉邦的約法三章只是臨時性的措施,此時劉邦不可能也沒有來得及全面清除秦朝苛法。漢高祖初年至其十二年,所用法律基本上仍是秦律。

劉邦稱帝之後,忙於四處平叛,仍然來不及解決這些苛法。剛剛平定完黥布之亂,劉邦也就去世了。惠帝即位之後,作了一些廢除秦朝苛法的工作,如廢“挾書律”。“三族罪”、“妖言令”也是惠帝時想廢除而沒有來得及廢除的苛法,隨著惠帝的早夭,這些苛法直到高後元年才正式被明令廢止。

在經濟生活中,呂後對商人相對寬松,不像劉邦那樣下令商人不能穿絲織衣服,不能乘車,而且還要用“重租稅”對商人進行打擊。這對於促進商業貿易,改善百姓生活有著積極的作用。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乗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孝惠、高後時,為天下初定,復弛商賈之律。(《史記·平準書》)

呂後在內政上也不僅僅忙於權力之爭,而是順應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這為醫治戰爭創傷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後本紀》的“太史公曰”中對呂後頗多贊揚之詞:“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呂後確實推行了一些德政,但是,這些事情留給後人的印象並不深,而她的穢政卻讓歷史永遠記住了她,這究竟是為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