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歷史記憶(第2/3頁)

所以“人彘”事件,是呂後一生中最可惡的事情。

民間有一個很強的心理,就是同情弱者。戚夫人固然有取死之道,戚夫人在挑戰失敗以後,她已經是弱者了,她作為一個弱者,你這樣殘酷地虐待她,最後把她弄死,把趙王劉如意殺死,你能得到民間的善評嗎?不可能啊。所以民間的善評絕不可能給呂後,這就是呂後形象惡劣的又一個原因。就是她的人性缺失的這一個方面。

再進一步說,這已經不是人性缺失了,而是喪盡天良,毫無人性。如果她這樣做不是對戚夫人一個人,是對很多人,那麽我們今天就有一個新的罪名,叫反人類罪,那就更重了,因為你這個做法,你是極不人道的做法,所以她不可能得到善評。

“此非人所為”,當然是人性的嚴重缺失。奸人妒婦,難辭其咎!

第三談封諸呂。

呂後做的第三件錯誤的事情,就是封諸呂。大封諸呂也得不到民間善評。因為在民間評價中,除了我剛才說的知恩圖報,同情弱者以外,民間評價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民間評價非常重視正統觀念。漢朝的江山姓什麽?姓劉,天下人公認姓劉,你姓呂的去拿,姓劉的人就不答應,天下的百姓不認可,後世的人也不認可,你這叫什麽,這叫竊國。

老百姓之所以不認可,是因為封建正統觀念在中國民間流傳極廣。你沒有功勞,如果你是劉姓,封王,大家無可厚非,你不姓劉,你非要去占那個王,民間不認可,公然違背劉邦的“白馬盟誓”非劉不王的盟約。

在這一點上,呂後違反了民間評價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正統思想。她這個做法和正統思想是背道而馳,所以她也得不到民間評價的認可。

雖然呂後此舉並不是要篡奪劉姓江山,但是,畢竟呂姓封王的來路不正。不僅當時大臣不服,而且,民間也不認可。因為,在反秦、滅項兩大鬥爭中呂後都沒有作出重大貢獻,憑什麽就要封三位呂姓為諸侯王?

更何況呂後封的三位呂姓王是在劉姓王的血泊中建立起來的。

將劉姓梁王遷走,立呂姓梁王;迫害致死了三位劉姓趙王,然後再立一位呂姓趙王;劉姓燕王死了,殺了他的兒子,將劉姓燕國除國;然後,封呂姓為燕王。

這種做法,讓人們感到呂後是在劉姓諸侯王的血泊中封呂姓為王的,這種行徑怎麽能得到民間的善評?

再談談呂後失誤之處。

一、順勢與逆勢

呂後臨終前曾一再交代呂祿、呂產:大臣們對自己違背劉邦白馬盟誓的做法非常不滿,因此,你們千萬不要為我送喪,以免離開軍營而為人所制。

此言說明呂後臨終前對呂氏宗族的命運非常擔心。

應當說,這一擔心並不為過。歷史恰恰證明了呂後的擔心是正確的。因為,呂後臨終之際已經發現呂氏宗族已經陷入了功臣派與皇族派的圍剿之中。

呂後是一位有政治頭腦的人,按理說她不會將自己置於十分危險的政治危機之中。為什麽一個如此精明的政治家卻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呢?

關鍵在於逆勢與順勢。

其一,劉邦生前,呂後殺韓信、誅彭越,並未給自己和呂氏宗族帶來危險,因為,此時呂後打的是順勢牌。劉邦與韓信、彭越的關系在劉邦滅項之後已經走進了歷史的拐點,即由“共天下”的夥伴成為“家天下”的政敵。所以,即使呂後不出面殺韓信、誅彭越,劉邦也要誅殺韓信、彭越。因此,呂後殺韓信、誅彭越,都得到了劉邦的默許和支持。

所以,呂後雖然代表的是呂氏外戚派的利益,但是,此時外戚派的利益和皇族派的利益是一致的。

其二,蕭何、張良、陳平都或明或暗地參與了劉邦誅殺功臣的行動。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指的就是蕭何直接參與誅殺韓信。陳平的偽遊雲夢,更是生擒韓信的一個妙計。張良表面上看,似乎沒有直接卷入誅殺韓信、彭越的活動,但是,這麽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為什麽沒有向劉邦進一言?張良身為帝王之師,深得劉邦信任,他是有可能將劉邦和開國功臣的關系調整得更好一點的,但是,張良此時竟一言不發。當年楚漢相爭,張良一會兒是吐“八難”阻止劉邦分封,一會兒是踩劉邦的腳讓他不要當著韓信使者的面發火,多出奇計。可是,項羽一死,劉邦稱帝,張良再也不輕易開玉口了。這些“功臣”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誅殺韓信、彭越的活動。

由於有了劉邦和劉邦集團重要成員蕭何、張良、陳平的參與,呂後盡管在誅戮功臣時表現得非常殘酷,但是,她的這些作為並未給她及呂氏宗族帶來災難。

惠帝的去世是呂後失去理智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