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腓特烈二世與諾曼的遲暮(第3/4頁)

盡管腓特烈二世改革了西西裏,但遠在國外的事件迫使他將注意力轉向聖地。公元1187年耶路撒冷淪陷,但無論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還是災難性的第四次東征,都沒能將其收復。於是,公元1217年,第五次東征開始了。腓特烈二世含糊其詞地承諾隨同出征,但一如既往地食言。盡管缺少強人領袖,但十字軍仍取得一些進展,迫使蘇丹提出用耶路撒冷換取敵對行動的停止。十字軍預期腓特烈二世即將領兵前來,因此拒絕了蘇丹的請求。然而,隨後他們便遭到反擊,倉皇而逃。無論公平與否,每個人——包括聖地和歐洲——都將這場災難歸咎於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似乎並沒有太過煩心,面對國際上的巨大壓力,他繼續無視自己的誓言。絕望的教皇同意增加籌碼。耶路撒冷王國13歲的繼承人尤蘭達(Yolanda)未婚,而腓特烈二世也是鰥夫。二人於公元1225年結婚,於是腓特烈二世正式成為耶路撒冷國王。這樣他有了新的動機,承諾在1227年年底之前發動十字軍東征。他將出征日期定在8月,但因發燒而推遲,聲稱直到身體痊愈方可出發。教皇懷疑這又是他的拖延策略,一怒之下將其逐出教會。

腓特烈二世與教皇談判數月,仍未能取消禁令,於是他決定無視教皇,發起拖延已久的遠征。這次十字軍東征頗為奇怪。他是一個被逐出教會的懷疑主義者,根本不相信自己為之奮鬥的信仰,他的軍隊規模極小,不足以完成使命。他根本不被耶路撒冷的守軍放在眼裏,也不可能得到國際援助。但這些都沒有困擾他。由於軍隊規模太小,外交途徑成為唯一選擇,而他很清楚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

一抵達阿卡(Acre),他就用淵博的知識和完美無瑕的阿拉伯語折服了蘇丹的使者。蘇丹的博學之士與他交談後,匯報稱他幾乎可以在各個領域與他們交流。數周後兩位君主親自會面,結果也是如此。蘇丹為他的魅力所傾倒,同意交出耶路撒冷(當然,圓頂清真寺除外)及海岸地帶一小部分地區。一個月後腓特烈二世便進入了他剛剛贏得的城市,正式接管。他徑自走向聖墓教堂,從聖壇高處拿下金色王冠,將自己加冕為耶路撒冷國王。

盡管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勝利——除第一次外,其他所有的十字軍東征均以失敗告終——但大多數歐洲人都對此反感。盡管耶路撒冷暫時回到基督徒手上(至少在腓特烈二世手上),但一些最神聖的地方仍被穆斯林把持著。耶路撒冷被穆斯林的領地包圍著,而且根據協議,基督徒禁止建造城墻。大家一致認為,耶路撒冷再次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收復耶路撒冷的是一個異教徒。就在腓特烈二世加冕一天後,該撒利亞主教兵臨城下,封鎖了耶路撒冷。城內分化為兩派,分別擁護腓特烈二世和支持教皇。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座城市根本無法統禦,腓特烈二世就此離開,從此不再回來。群龍無首的耶路撒冷又掙紮了15年,最後不出意料地再次回到穆斯林手中。

腓特烈二世匆忙回國另有重要原因。他在聖地得到消息,攝政王已經發動了和教皇的戰爭,教皇大軍已經入境。抵達意大利後,這位以公正、慷慨、富有外交手段而著稱的君主,展示了自己殘忍無情的另一面。他趕走了教皇軍,對勾結教皇的人窮追猛打。叛變的貴族應邀前去談話,結果均遭抓捕。異見人士被裹起來扔進火爐,他們的妻子則被塞進阿普利亞城墻,壘上磚頭,在折磨中慢慢死去。

腓特烈二世和教皇的戰爭令中世紀的人們深感不安,但關於是非對錯大家看法不一。林肯主教譴責教皇是反基督徒,但其他人咒罵腓特烈二世,甚至計劃將其謀殺。雙方都認為出現了可怕的問題。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領袖和世俗領袖應該成為同盟而非敵人。當雙方終於在公元1230年達成和平協議時,歐洲多數地區如釋重負。

然而,和平是暫時的。腓特烈二世的兒子亨利起兵叛變,試圖封鎖由阿爾卑斯山到達德意志的通道,但腓特烈二世設法逃走,最後迫使他的皇儲投降,成為階下之囚。盡管德意志投降了,但北意大利的倫巴第諸城借機叛變。教皇情不自禁地支持叛變,他和腓特烈二世舊日的爭執再次爆發。

腓特烈二世用了5年時間,殘酷地鎮壓了叛變的意大利城市。為了慶祝勝利,他過早地采用古羅馬的勝利慶祝儀式,騎著大象公開遊行。然而,受挫的教皇並未被打垮,1239年,他第三次將腓特烈二世逐出教會,並鼓動意大利諸城再次叛變。腓特烈二世兵臨羅馬城下,但他無意圍攻羅馬,而是洗劫了周邊的教皇國領地,以發泄心中的憤怒。他還沒開始威脅羅馬,卻發現教皇已經去世。由於他出兵只是針對教皇本人而非羅馬教廷,於是就此撤軍,希望新教皇處事更為妥當,並取消驅逐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