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築與將軍(第2/7頁)

查士丁尼並不是在誇口吹噓,他也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偉大夢想,即改變羅馬帝國的復雜局勢,將東西羅馬重新合二為一。尼卡暴動的余波令他找到了尋求國內和平的措施,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集中精力為帝國收復失地。有許多人向他發出警告,聲稱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卡帕多西亞的約翰,像任何盡職盡責的財務官一樣,他選擇站在國家財政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認為這將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他還銘記著巴西利斯庫斯災難性的北非戰役,這場戰爭拖垮帝國經濟達整整60年之久。約翰懇請查士丁尼不要為了一場可有可無的戰爭去冒耗盡帝國資源的風險,他說服了皇帝大規模縮減貝利薩留手下軍隊的人數。一方面,這保證了帝國能夠避免遠征帶來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如此小的軍隊規模似乎又不可避免地預示著失敗的危機。但查士丁尼並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他對貝利薩留作為將領的能力深具信心。

公元533年夏末,貝利薩留帶領1.8萬人揚帆起航,與此同時,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可追溯的歷史遺存,他的私人書記官普羅科匹厄斯將對這場戰爭進行直接的記錄。當船隊停泊在西西裏島補給物資時,戰爭迎來了首次幸運的轉折,當時汪達爾人的船隊正在撒丁島鎮壓一場暴亂,查士丁尼因為敵方分散了注意力而暗自慶幸。貝利薩留利用此次時機迅速出擊。大軍在今日的突尼斯海岸登陸,沒有看到任何一名汪達爾士兵,拜占庭不費吹灰之力就占據了整片土地。

幾年來,汪達爾的霸主們與當地的非洲人民日漸疏遠,因為他們試圖令當地人皈依阿裏烏派,在鎮壓了一系列暴亂之後,蠻族軍隊一意孤行,拆毀了這些城市的城墻,之前組織暴動的人民再次爆發了對異族的反抗。貝利薩留到達此地之後,發現非洲的眾多大城市完全沒有任何防禦措施,當地人民對他表示熱烈歡迎,仿佛看到救世主降臨一般。

65年前,巴西利斯庫斯眼睜睜地望著他的船隊躊躇不前,直到被汪達爾人撕成碎片。但如今貝利薩留帶領著規模只有當時十分之一的軍隊,一直長驅直入到達了迦太基——沿路的所有汪達爾城市的城墻都完好無損。他唯一的目標是引出蓋利默,一招制勝,出其不意地打倒對方,但當距離迦太基成只剩下10英裏時,他的斥候向他報告說一支汪達爾大軍正嚴陣以待,並且已經設下了精心的埋伏。如果態度謹慎,此時應該采取戰略性撤退,返回安全的中立地帶,但貝利薩留此時心急如焚,一心要對付蓋利默。他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帶領軍隊繼續向前。

蓋利默的大部分精銳部隊此時都在撒丁島作戰,因此這個汪達爾國王犯下了致命的錯誤,選擇用經驗不足的新兵來填補人數的空缺。足夠多的人數使得大軍看上去具有十足的威懾力,但因為人數過多,單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采取有效調度,他被迫將一半指揮權分給自己的兄弟。然而這卻為汪達爾人占據的整個非洲帶來了大麻煩,蓋利默的兄弟缺乏作戰經驗,並且十分無能,他帶著整個側翼大軍魯莽地沖進拜占庭的先鋒部隊,導致全軍覆沒。蓋利默希望發起沖鋒,扭轉乾坤,但他的軍隊一看到貝利薩留可怕的野蠻匈人援軍,便四散奔逃,乃至互相踐踏、血流成河。蓋利默試圖重整軍隊,但就在他的主力正開始逼迫拜占庭大軍後撤時,他無意中發現了自己兄弟的屍體,因此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蓋利默決定在原地駐紮,等待時機給自己的兄弟舉辦一場體面的葬禮,軍隊完全失去了向前沖鋒的勁頭,貝利薩留趁機發起突襲,將汪達爾大軍徹底擊潰。

通往迦太基的道路現在得到了徹底清理,得勝的將軍跨進了迦太基城門,全城歡呼雀躍。貝利薩留及時占據了蓋利默的宮殿,享用為汪達爾國王準備的筵席。全城的人民對他表示熱烈歡迎,在他的馬匹前拋撒鮮花,揮舞樹枝表示尊敬。一部分人害怕洗劫和破壞事件會再次發生,就像上一次羅馬大軍占領迦太基時發生的那樣,但貝利薩留對他的軍隊下令,讓他們謹慎行事。53這場戰爭的目的不是占領,而是解放。在蠻族的鐵蹄下掙紮了超過一個世紀,此時這片土地期望回到羅馬帝國的懷抱。這裏沒有恐嚇,也沒有征用,食物的價格公平,紀律也得到了嚴格的執行。

貝利薩留的征服腳步並沒有在此地停留太久。蓋利默的汪達爾精銳部隊已經從撒丁島返回,狂怒的國王現在正與他幸存的兄弟一同進軍,要將都城重新奪回。汪達爾軍切斷了城市的水渠,阻斷了城中的供水系統,迫使貝利薩留撤離,與汪達爾軍正面對抗。貝利薩留選擇了一片廣闊的平原作為戰場,在此任何一方都談不上地形優勢,然後整頓全軍,迎接戰爭的決定性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