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偶像破壞者(第3/3頁)

君士坦丁五世能夠如此殘酷、徹底地推行個人宗教戰爭,原因在於他像他的父親一樣取得了巨大的軍事成就,因此聲望甚高。甚至瘟疫的出現——14世紀前最後一次黑死病在君士坦丁堡爆發——也無法對他的成功產生影響。在九場偉大的戰役中,君士坦丁五世擊潰了保加利亞人,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對貧困的巴爾幹地區的控制。利用充分擴張但卻內部分裂的穆斯林,皇帝將他們驅趕出了小亞細亞,甚至計劃收復情況類似的塞浦路斯島。79

這些出人意料的勝利自然受到人民的歡迎,但就連君士坦丁最激進的支持者也對他的宗教政策帶來的危害感到緊張不安。偶像崇拜派和偶像破壞主義者之間產生了難以彌合的巨大分歧,拜占庭帝國的前途陷入了迷茫之中,內部產生了嚴重分裂。更糟糕的是,君士坦丁堡狂熱的偶像戰爭使西方就此疏遠,而此時正是拜占庭急需忠誠來維持自身力量的關鍵時刻。皇帝認定教皇是異端分子,並將他徹底放逐,後者只能眼睜睜地目睹倫巴第人在拉韋納戰勝了帝國政府。拜占庭的力量已經大幅衰落,僅剩意大利作為自身的最後堡壘,但意大利此時也同樣脆弱不堪。將近八個世紀之後,愷撒最終被逐出了他們的都城;再未有任何一位羅馬帝國的戰士踏足永恒之城。教皇只能四處搜尋一位新的保護人讓自己遠離倫巴第人的威脅,他發現了一位十分完美的候選人——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丕平響應號召,發兵進攻意大利,將倫巴第人打得一敗塗地,將奪得的土地控制權移交給了教皇,這片土地就是後來的教皇國。80君士坦丁堡為此事而大受羞辱,但對帝國而言,比喪失國土更加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傷害。

在君士坦丁五世時期,帝國最終擁有了一位力量強大的皇帝,如果不是他的狂熱精神,帝國也無法在千鈞一發之際恢復力量。作為君士坦丁大帝的後人,他理論上是基督教的現世領導人。古老羅馬帝國的每一位居民——甚至是那些被眾多西方蠻族王國屠戮的人也會對他獻上自己的忠誠,至少從原則上講,一直以來始終承認他的權威。政治現實或許迫使他們承認那些地位渺小的國王,但正如天堂只有一位上帝,地上也只有一位皇帝。對那些在穆斯林征服中家園淪陷的人民而言,事情再明白不過了。當地人口的大部分都是基督徒,他們夢想著總有一天皇帝能夠回到這裏,將他的子民從遭受奴役的境遇中解救出來。他們對君士坦丁堡如此的忠貞不貳,以至那些阿拉伯人稱他們為“皇帝的教派”並始終生活在爆發大規模叛亂的恐懼之中。所有的一切都迫切需要一位強大的人物,能夠發動反擊,滿足人民的強烈訴求,讓他們回歸帝國懷抱,皈依真正的信仰。

但君士坦丁五世並沒有抓住這一良機,而是將它拋諸腦後。他殘酷的宗教迫害將小亞細亞與超越國家界線的基督教世界隔離開來。81東部的人民遭受排斥,被一個已經喪失靈魂的帝國所嫌惡,而西部的人民則開始質疑帝國所謂的平等權利。他們尚且沒有膽量要求與君士坦丁堡地位平等,但這一天已經不再遙遠。形成統一的基督教帝國的時機徹底不復存在了。因為對聖像的極度反感,君士坦丁和他的父親已經毀滅了自身的精神寄托。一切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