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科穆寧復興(第4/8頁)

不出阿歷克塞所料,人民十字軍的征途以徹底慘敗而告終。十字軍成員在接下來三個月的大部分時間裏對希臘當地的人民犯下了種種暴行,這種時候,他們顯然已經忘記了自己身為基督徒的事實,之後他們便犯下了致命錯誤,中了土耳其大軍的埋伏。隱修士彼得最終得以突圍,並狼狽地回到了君士坦丁堡,但他的“大軍”顯然就沒有那麽幸運了。那些青壯年和長相漂亮的孩子被土耳其人掠為奴隸,送到市場販賣,剩余的則被原地屠殺。

在隨後九個月中陸續到達的十字軍主力並沒有遭遇與彼得所率領的人民十字軍一樣悲慘的命運。他們由西歐最為傑出的騎士所率領,訓練有素,實力強大,並且人數眾多,超過阿歷克塞所能召集的任何軍隊一倍以上。這樣一支大軍的糧餉和調度可謂是一個天大的難題,尤其是在十字軍和阿歷克塞一世雙方互不信任的形勢下,情況變得尤其艱難。自然,皇帝不得不絞盡腦汁來控制事態發展。因為這些西方人十分重視曾經發下的誓言,他們必須對他宣誓忠誠,同樣,他們也要盡快達成自己的目標。因為大軍陣形分散,只有一小部分人最先到達,他們很容易便被都城的宏偉威嚴所震懾,不過,假設他們得到機會集結起來,自然便有了進攻都城的實力。君士坦丁堡對曾經的無數征服者而言都是巨大的誘惑,十字軍戰士何不借此成就一番偉業?

皇帝的警惕心態並非毫無道理。君士坦丁堡與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城市都不同,比西方人所見過的任何地方都更加輝煌絢爛,令人目眩神迷。對一位貧窮的騎士而言,這座城市是如此的與眾不同,遍地黃金,人口比巴黎或倫敦都要多20倍以上。教堂裏的儀式氣氛神秘,似乎充滿了異教的風情,數十種外來語言匯成街頭巷尾的喁喁低語,商人和貴族來來去去,身著閃光的絲綢、華麗的衣飾。公共建築的規模令人震撼,宮殿華麗得令人難以想象,市場上商品的價格也令人咂舌。這一切都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文化沖擊。十字軍戰士所遇到的拜占庭人民將他們視為尚未開化的蠻族,他們痛恨這群“同盟”洗劫他們的城市,搶走他們的糧食;十字軍戰士則輕視這些“柔弱的”希臘人,他們身著隨風飛揚的長袍,周圍跟隨的是身上塗著香油的宦官,這些人自然需要西方勇士來為他們作戰。因為厭煩過於煩冗的禮儀,大部分十字軍貴族們起初對這位皇帝抱著毫不掩飾的輕蔑態度,一位騎士甚至在阿歷克塞一世進入房間,前來與他會面時態度放肆地將皇帝的寶座當成躺椅,躺在上面休息。然而,皇帝卻非常善於控制自己的態度。他一方面對十字軍表達了暗暗的威脅之意,同時又慷慨地賜予對方大量贈禮,希望能夠獲取雙方的同盟誓言。一部分到來者樂於表達他們的忠誠,雖然另一部分人抱怨滿腹(博希蒙德尤其不希望立下誓言),但最終所有的領導者都同意歸還他們之前征服的城市。只有圖盧茲的雷蒙德伯爵固執地拒絕立下準確的誓言,而是含糊其詞地表達了“尊敬”皇帝本人和他的地位。

1097年的最初幾個月內,嚴酷的考驗迎來了尾聲,最後的一批十字軍戰士也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到達了亞洲海岸。這對阿歷克塞一世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安慰。這些曾經進攻他帝國的軍隊與其說是盟友,不如說是大敵,即使他們在安納托利亞已經取得了勝利,他們也依然比四分五裂的土耳其人更加危險。無論如何,如今他所能做的只有等待,靜觀事態發展。

十字軍登陸之後,首先前往尼西亞,這裏也是教會將近8個世紀之前舉行第一屆偉大公會議的地點。土耳其蘇丹曾經將人民十字軍徹底擊潰,對於這次來犯的敵人並未抱有太多警惕,而是感到厭煩不已,他認定這些最近到達的軍隊與之前的一批並無太多差別。然而蘇丹很快發現,這次遇上的是一支由強大的騎士組成的軍隊,騎在高頭大馬上,披著厚重的鎧甲,弓箭幾乎無法對他們造成太大傷害。土耳其軍隊在第一批十字軍重騎兵的沖擊下潰不成軍,大驚失色的蘇丹只能狼狽撤退。

對十字軍而言,這場勝利的唯一瑕疵便是尼西亞城的衛戍部隊選擇了向拜占庭的指揮者投降,而拜占庭一方迅速地關閉了大門,拒絕讓他們順利入城。拜占庭做出這樣的舉措非常容易理解,因為尼西亞的人口主要由拜占庭的基督徒構成,但對於十字軍一方而言,這種行為不啻徹底的背叛。他們開始懷疑,皇帝是否根本沒有分清哪一方是盟友,哪一方是敵人,尤其是當被征服的土耳其人可以自由選擇是在帝國領域內服役,或是安全地回到自己的故鄉時。此時,十字軍並沒有將自己的不滿情緒公之於眾,但這種情緒無疑為十字軍與拜占庭未來的關系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