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民國正式總統(第2/4頁)

民國2年10月10日,是辛亥武昌起義二周年紀念日,又是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袁世凱就職之日。這一天,參加總統就任大典的貴賓都需穿大禮服,戴大禮帽。先一天,北京城大雨傾盆,街市中泥深三尺,由於總統就職大典,參加賓客甚眾,全城馬車租賃一空,馬車之外繼之以騾車、人力車。觀禮來賓均在西華門下車,入門後,兩側左右都是來賓的休息室,有:行政官、司法官、議員、中外記者、蒙藏代表、銀行團、清室代表和各國使節休息室。

大典是10月10日10時10分開始,袁世凱乘八人大轎,前面有金冠藍服持戟的衛隊240人前導,後面還有四乘小轎,是文官長梁士詒、次長復壽田、武官長蔭昌、次長唐在禮。

來賓們魚貫進入禮堂——太和殿,文武百官立東側,來賓立西側,國會議員立中間。殿中有一台,禮堂二字懸於台上,其後交叉國旗。本來所安排的次序,議員亦是立在西側,參議院議長王家襄曾代表議員向大典籌備處長、內務總長朱啟鈐提抗議,王說:議員系證人資格,不可與行政官同立,應該居中聽總統宣誓,否則將成為憲法問題。大典籌備處接受了這個意見,議員才改立中間;可是報紙上則批評為不當,認為議員不是議會,議員只是一個人,不得在議會以外行其議員職務,總統只應向國旗宣誓,不該向議員宣誓。

當觀禮人員全部如儀站立,於是金冠藍服持戟的衛隊即引導袁世凱——民國首任大總統登上禮台。由贊禮官程克司儀,袁世凱宣讀誓詞:“余誓以至誠謹守憲法,執行大總統之職務。”然後由袁致詞,然後與會人士三呼萬歲,最後禮成。

禮成後,袁世凱復於偏殿接見外交團和遜清皇室代表溥倫。

就職典禮結束後即在武英殿舉行茶會,招待全部觀禮的來賓,只見武英殿上,一片高禮帽、大禮服,重重疊疊,十分之九的人都是第一次穿洋禮服,手也不知該放何處,手帕也不知如何使用,有的褲子長到拖地,有的褲子短得像短褲。

這天下午4時,第二屆共和紀念會在先農壇舉行,由於天雨,景況異常冷清。先農壇祭室中懸有革命烈士肖像,這時,孫中山和黃興等的照像已卸下,棄置一室。室中聯對甚多,有一聯是:“畫虎僅成皮,願諸公毋忘在莒。墜驢還失笑,喜今日得見重華。”

晚9時半是外交部酒會,座設石大人胡同的迎賓館,就是新的外交部部址,由外交總長孫寶琦署名,招待各國公使及其夫人,各國銀行團、商界、報界的領袖及其夫人,中國國務員及行政首長。孫寶琦偕次長曹汝霖親自接待。酒會後即舞會,中國貴夫人中,以顧維鈞夫人最出風頭,她是前國務總理唐紹儀的女公子,為當時社交界之花。

袁就任民國大總統,發表宣言書,全文很長,這是一篇政策宣言,可以看出袁當時的抱負。特抄錄於後:

余不才,忝居政界數十年,向持穩健主義,以為立國大本,在修明法度,整飭紀綱,而後應時勢之所宜,合人群而進化。故歷辦革新諸政,凡足以開風氣者,必一一圖之。但余取漸進而不取急進,以國家人民之重,未可作孤注之一擲,而四千年先民之教澤,尤不可使斫喪無余地!戊申以後,歸田課耕,不復與聞政事,生平救國之志,已如過眼煙雲。乃武漢事起,為時勢所迫,身當其沖,大懼吾國吾民之無以生存,而思減少其痛苦。後清帝遜位,共和告成,以五大族之不棄,推為臨時大總統。此種政體,吾國四千年前已有雛形,本無足異;乃事權牽掣,無可進行,夙夜仿徨,難安寢饋。然且忍之又忍,希望和平。乃本年七月間,少數暴民,破壞統一,傾覆國家,此東亞初生之民國,惴惴焉將不保。余為救國救民計,不得已而用兵,幸人心厭亂,將士用命,不及兩月,內亂戡平。極思解職歸田,長享共和幸福,而國民會議群相推舉,各友邦又以余被選之日,為承認之期,何敢高蹈鳴謙,以致搖動國基,負我父老子弟之期望!蓋余亦國民一分子,耿耿此心,但知救國救民,成敗利鈍不敢知,勞逸毀譽不敢計,是以勉就茲職。今將以余極誠懇親愛之意,與我國民一言之:

西儒恒言,立憲國重法律,共和國重道德,顧道德為體,而法律為用。今將使吾民一躍而進為共和國民,不得不借法律以輔道德之用。余歷訪法美各國學問家,而得共和定義。共和政體者,采大眾意思,制定完全法律,而大眾嚴守之;若法律外之自由,則共恥之。此種守法習慣,必積久養成,如起居之有時,飲食之有節,而後為法治國。吾國民性最馴,惟薄於守法之習慣。余望國民共守本國法律,習之既久,則道德日高,而不自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