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南北之間(第4/4頁)

18日滇軍收復瘦狗嶺,福軍追擊至龍眼洞,劉震寰收復小坪。19日滇、粵、桂、福聯軍予沈鴻英以決定性之一擊,白雲山一帶完全克復,沈部狼狽向北路江村、新街敗退。蔣光亮之第四師及第二混成旅胡思舜部擔任三水、蘆包、炭步等地右翼作戰,以抵禦西江一帶沈軍。

沈鴻英投靠北京,在廣州叛變,當然是吳佩孚的策動。當時孫中山在廣東的局勢並不穩定,孫回廣州後,沈鴻英雖在廣州,卻並未見面。至於滇軍也有問題,孫早就發表楊希閔為廣州衛戍司令,可是楊到了3月12日才宣布就職。當朱培德部滇軍由廣西開抵三水、河口的時候,孫即將該部改編為拱衛軍,令其駐守廣州。朱培德和楊希閔雖同為雲南人,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系統,同時並不和睦,孫為了避免這兩支滇軍發生誤會,所以指定以河南為朱部滇軍的防區,自己也將大元帥府移往河南水泥廠。

沈失敗後,北京政府於4月21日任命洪兆麟為汕頭防務督辦,葉舉為惠威將軍,尹驥、李雲復、賴世璜、蘇世安、楊坤如、翁武亮為廣東陸軍第五至第十師師長。這些人事命令全是企圖把陳炯明的舊部爭取過來,使其和沈鴻英聯合夾攻廣州。

孫中山認為北方已沒有商談的誠意,最大阻礙是吳佩孚,因此令駐滬代表通知北方,如果北方誠意言和,就應先罷免吳佩孚,否則和談可以終止。

王寵惠本想做孫中山和吳佩孚之間的橋梁,孫、吳關系破裂,他放棄了北方代表身份,到廣州謁見孫中山,隨後出國到海牙任國際法庭的審判官。

孫雖然發表蔣中正為大本營參謀長,可是他還在上海,孫屢電催促來粵,楊庶堪、古應芬、廖仲愷亦紛電促駕,蔣中正乃由滬赴粵,途行五日,4月20日抵廣州,就任大本營參謀長。26日孫偕蔣中正赴江村勞軍,全體將士聞大元帥蒞臨,大為興奮。

沈鴻英叛軍於21日自新街退據源潭,和滇軍楊希閔相持。25日滇軍攻占清遠,沈榮光先潰逃,29日滇、粵、桂聯軍以全力進攻粵漢路沿線之沈軍,30日攻克源潭。5月2日滇、粵軍克琶江。3日孫中山至源潭勞軍,6日至三水慰問傷兵。

7日,孫中山調廖仲愷為廣東省長,以葉恭綽繼任財政部長,鄭洪年為次長。葉和鄭都是舊交通系,交通系的領袖梁士詒受奉張支持組閣,在閣揆任內被吳佩孚用一連串的電報轟了下台,梁下台後和他的主要助手葉恭綽都避居香港。迨孫、段、張三角聯盟後共約抗曹、吳,梁士詒遂舉舊交通系支持孫中山,孫這時在廣東最困難的,就是財政問題,梁士詒、葉恭綽等均以長袖善舞著稱,所以孫中山遂邀葉恭綽任財政部長。大本營的財政由舊交通系支撐,對內對外都產生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