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嶽飛以後的最大冤案:袁崇煥之死(第2/8頁)

最可怕的是,此次出兵,三個大貝勒傾巢出動,只有一個阿敏留守沈陽,力量並不強大。如果袁崇煥來一個圍魏救趙,從寧錦出兵直搗沈陽的話,那後果就誰都不敢再往下想了。或者,即便袁崇煥本人不去,只是派一員大將,譬如祖大壽前去攻打沈陽的話,這八萬大軍不用別人來攻,自己就會變成一團亂麻散沙。

結果,這麽堅強的理由,居然根本就說不服皇太極,雙方遂爭執起來。他們一直到吵到半夜,也沒能達成一致意見,最後不歡而散,代善和莽古爾泰悻悻離去。這時,嶽托等一大批青年貝勒等在皇太極的營帳外聽候指示。嶽托進入帳中,就見皇太極面紅耳赤,神情極為惱怒,半晌,皇太極憤憤然道:“讓諸將都回去休息吧,我的計劃既然通不過,待在這兒還有什麽意思?”(《清太宗實錄》卷五)然後,皇太極秘密地對嶽托等在場者說了自己的計策。結果,嶽托等青年將領全部支持皇太極的主張,贊成繼續前進。

於是,十月二十日淩晨時分,在說服了代善、莽古爾泰之後,大軍開拔,二十四日到達老哈河。皇太極“各授以計,分兵前進”,濟爾哈朗和嶽托率領右翼四旗兵和右翼蒙古軍進攻大安口;阿濟格、阿巴泰率領左翼四旗兵及左翼蒙古兵進攻龍井關;皇太極和大貝勒代善等率大軍進攻洪山口。預定諸軍會師於大明重鎮遵化。二十六日深夜,後金汗國軍隊從喜峰口、龍井關、大安口、洪山口四處,搗破長城,蜂擁而入大明邊境。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皇太極第一次從大東北打進大明帝國腹心地帶,除了為會合蒙古部落而繞一個大圈之外,其選擇打進內地的進軍路線是一條除山海關之外的最佳路線。從軍事上講,選擇這條路線,不但出人意表,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特殊優勢,而且還有軍事地理上的特殊優勢。

從沈陽出發,向西,沿大興安嶺西南山脈的醫巫閭山北麓,進入蒙古高原,然後,從營州即今日遼寧省之朝陽,經淩源到平泉,南下喜峰口;或者,經平泉、承德、灤平而西出古北口。這條路線貫穿於東北平原、華北平原與宣化盆地之間,既是扼制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的通道,又是控扼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宣化盆地的要沖。由北向南,前方便直指北京、天津之帝國腹心重鎮。這條通道,既是蒙古高原、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三大自然地理區域的過渡地帶,又具有經濟和人文地理的過渡性質,由北向南依次從高原戈壁,過渡到草原牧場,再過渡到農耕田園。表面上看起來,這裏遍布崇山峻嶺,似乎難於跋涉。實際上,在山嶺之間,到處是縱橫交錯的寬闊河谷,特別適合軍隊隱蔽行進。而且,在軍事上,由北向南還具有居高臨下、高屋建瓴之優勢。

歷史上,把大宋帝國折磨得痛苦萬狀的大遼帝國,大體就是取這一路徑直下中原的。北宋聯金滅遼時,大宋帝國無力履行拿下燕京的承諾,於是金國騎兵也是經由這個區域,從古北口殺出來,三下五除二直下燕京,就是今日大明帝國首都北京,後來,宋、金鬧翻後,金國兩次分兵兩路殺到汴京,終至傾覆了北宋江山的“靖康之恥”時,其中一路大軍也是由此進入中原地區的。

冷兵器時代,中原帝國如果建都西安,西北地區自然成為國防重心;若建都北京,這裏易攻難守,便成了極難設防的柔軟的下腹部,立刻就變成了中原帝國的軟肋;到了明代,甚至成了命門之所在。不幸的是,皇太極一出手,便直搗這一軟肋,從而捏住了大明帝國的命門。他先後五次遣大軍繞道進入中原大砍大殺,將大明帝國整治得死去活來,令帝國元首崇禎皇帝生不如死,也大體都是居高臨下由北向南,取的同一個方向。這種情形,如何才能不令人浩嘆:上天待大清何其厚也!?

也是由於這個緣故,所以這裏歷來是大明帝國軍事防守的重點地區。戚繼光鎮守薊門十六年,為了嚴防死守,曾經在他的這一帶防區內,沿著崇山峻嶺的山脊與河谷地帶,下絕大氣力重新修建了長城與敵樓,其中包括今日為中國人賺取了大把旅遊外匯的八達嶺長城。後來,這一區域的軍事防衛之所以變得支離破碎,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拜王化貞和當時的薊遼總督、兵部尚書、東林內閣與天啟皇帝之所賜。

在廣寧之戰中,我們已經知道,正是因為上述人等通力合作,才把那位號稱有蓋世之才的遼東經略熊廷弼,擺弄得百般無奈而氣急敗壞,直到在方寸大亂之後莫名其妙地丟了性命。其中一個重要情節就是:王化貞與當時的薊遼總督志同道合,堅定相信那位口無遮攔的蒙古察哈爾部首領林丹汗,能夠在擁有四十萬蒙古鐵騎的情況下,不去效仿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而是在他們二位人格魅力的感召之下,幫助大明朝滅掉努爾哈赤。於是,他們通過兵部尚書和東林內閣,為這位林丹汗每年提供八萬二千兩白銀的財政補貼,期盼著這位成吉思汗的子孫、如今也自稱成吉思汗的林丹汗,真的能像當年成吉思汗橫掃完顏阿骨打的前大金那樣,率領他的四十萬鐵騎橫掃掉努爾哈赤的那個什麽後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