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王妃,不用謝(第3/7頁)

符箐瑤問道,她看了眼金桌旁的貴妃榫案,張公公正在命小太監把地方搬空,想來人是不會再來。

後位空懸多年,太子的母妃也是夣逝之後,才被追封為皇後。

聖上似乎沒有特別寵愛的妃子,對符璟桓的母親已算是最最上心,常有臣子上書要請求立後,但皇上不肯給回應,實在是讓人摸不透他的心思。

這幾年,慶安帝對成貴妃頗為寵愛,然而成貴妃是臨邊小國大宛送來的公主,身份低微,異族人做不得皇後,大家也就愈加懶得多勸。

“朕從她那裏過來,她今日身子不適,朕準了她的告假。”

“噢。”

慶安帝笑道:“怎麽,朕的小公主難道想貴妃了不成?”

符箐瑤哼了聲,“才沒有,兒臣只會想父皇,是怕她過來與我爭寵罷了。”

“哈哈哈,你啊,就曉得口無遮攔,到現在都無人敢跟朕提要娶你。”

符箐瑤年少不懂喜歡,無所謂道:“沒人娶就不嫁,做公主多快樂,我還想跟著父皇一輩子呢,父皇您可要一直養著兒臣。”

慶安帝拿他這個親自寵大的小女兒沒辦法,“好,朕養著你。”

皇上連續幾次朗聲大笑,皇子們當然是附和,他們打心眼裏謝謝符箐瑤,只有她才能哄得父皇舒緩容顏,符欒則是表情一如既往,自斟自飲,悠閑哉哉。

這麽被打岔,前殿內的氣氛融洽緩和了不少。

觥籌交錯間,慶安帝放下酒杯,瞥了眼左右首座,開口詢問,“你們足月需要回門,時辰都定好了?”

太子和姜莞同時起身,“啟稟父皇,姜將軍遠在西南戍邊,所以定的是午時回京中她祖父家裏,權作回門。”

姜莞微笑補充:“父皇,兒臣早與父親書信過此事,他說來往麻煩,路途顛簸,等年末他回京,再聚不遲。”

當時書信的時候,姜擎蒼以為女兒會嫁給符欒,西南和西北,離的雖然不近,但比京華可好走多了,誰會料到錯嫁,姜莞只得將父親的來信改了個說辭。

“該回還是要回的,姜老和你大哥在西南瘴子林成天布兵打獵,年末能回來幾天?你和太子過些時日,抽空去走一趟看看。”

太子的地位尊貴且特殊,要受百道視線監察,其中不乏帝王親信。尋常連京華都不許出,而皇上能如此說,明顯是表態允許符璟桓與姜擎蒼結交,姜擎蒼什麽人,是戍守西南,手握十萬精壯兵馬的大將軍。

這番做法,不啻於對太子的極其信任和交托。

符璟桓雖然早就知道,但還是面露喜色,“是,兒臣謝過父皇。”

論起來,前世皇上對他也不算苛刻,本來麽,幾個兒子當中,屬他最有天賦才華,的確沒有太多懸念,所以他哪怕得了姜擎蒼的助力,也只是防著符欒,而不是想逼宮陛下。

慶安帝將他的欣然盡收眼底,神情不變,轉頭對著符欒這處,“你們呢。”

蘇明嫵記得皇上是會問她這個問題,前世她先下手為強的起身,頂著紅腫雙眸,鼻尖酸酸地說了一堆想念家裏人的話,又自顧自道下月初六卯時回門,妄圖用皇上的威嚴能壓住符欒,沒想到回去就是半個月的禁足,去涼州前靠著偷偷溜出門才見到母親一面。

這次,她決定知情識趣,垂首不答。

符欒的確最不喜歡威脅,是以蘇明嫵將話全拋給他,是個明智之選,他很給面子,也是不想旁外生枝,言簡意賅地笑道:“陛下,回門之事就看王妃想法,我不介意。”

蘇明嫵不蠢,既然符欒這麽說,她當然好打蛇棍上,“皇上,那,臣妾也定在下月初六,卯時回去想見見父親母親。”

她語調已經是盡量平淡,但泄露出的抖.音足以說明她的激動。

嘖,回門有那麽高興?

符欒看著蘇明嫵微揚的唇畔弧度,頓覺得有點吃虧,這事好像可以多拿捏她幾次。

皇上笑道:“回去看看你哥哥罷,他偷請了學武的老師,前兩日被蘇鴻旭發現,給訓打了頓。”

啊,哥哥被父親打罵了?

蘇明嫵是真的不知,前世她焦頭爛額,母親怕她擔憂沒說,這一世,剛回來也是雞飛狗跳,沒想到能從皇上只字片語中聽得消息,“是,皇上。”

慶安帝端起茶杯,壓下浮沫,喝了口沉聲道:“朕處理政事累了,便常去禦花園賞花,百種花就有百種看頭,季季變幻,執意喜歡一種,就是與老天爺過不去,你們說是不是。”

“朕以為牡丹好,芙蓉也不錯,養在自己家裏,何必再計較來頭。”

太子和符欒同時起身。

“是,兒臣/臣明白。”

在場的也都明白,錯嫁的事早成定局,北鎮撫司或許查出了東西,或許真的是巧合,只有陛下和始作俑者才知道。無論如何,皇上前面問候兩邊父兄,已是給足面子,不管是誰都沒必要再提,傷了皇室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