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第2/2頁)

一派封建家長的獨斷作風。

當然,這對他來說根本就不重要,年輕人只看自己意願,不注重未來和利益,硬是要什麽愛情,可幾十年過後,又有幾對白頭偕老?

所以與其愛的要死要活,還不如讓他獨斷專行,好歹對皇家是有益處的。

當初這個政策對外公布的時候,據他所知,除了最先知道的郭珺之外,其他幾個孩子好像都提出過異議,表示自己根本不願意離開魏國去開創什麽自己的國家之類的。

住在洛陽多舒服?

住在皇宮裏錦衣玉食歲月靜好,多舒服?

為什麽一定要離開?

好幾個孩子都通過他們的母親傳達出了他們的不願,其中反應最強烈的好像就是郭瓊,好幾次和曹蘭提起自己不願意離開,似乎也私下裏找過郭瑾,但是都沒有結果。

因為這是郭鵬,他的父親定下的基本國策。

他的兒子,要成為民族向外探索的前驅,引導整個民族向外看,走出去,走上未曾設想的道路。

至於他們本身的意志,完全不重要,可以忽略不計。

必須要走,不走不行。

要怪,就怪你們是我的兒子,而我又當了皇帝。

怎麽,錦衣玉食享受得,出海建國就承受不得?

要走也是走,不要走也是走!

郭珺出海之後,一切都成為定居,孩子們被郭鵬強制安排去學習建立一個國家必備的知識,開始填鴨式帝王教育學,打算來一陣惡補——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橫豎還有好幾年時間,多學學,將來用得上。

郭珺在印度發展的不錯,不斷地開疆拓土擴大勢力,逐漸展露出了郭某人當年的風範,這讓郭某人一度非常得意。

可是看著郭瓊和母親抱在一起淚水漣漣的場面,郭鵬忽然間感覺到自己好像太獨斷專行了。

這個策略肯定是沒有錯的,指導思想肯定也是沒有錯的,走出去是絕對沒有錯的,這是絕對可行的策略,對於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而在國策之下,個人的自主意願其實是無足輕重的。

中國的皇室子弟們要是能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王公貴族高官顯貴們的子弟要是能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也就沒有那麽多和親公主和才子佳人的故事了。

不只是中國,整個世界範圍內任何政權體制下,這群統治階層的子弟絕大部分都是要獻祭自由的。

所以郭鵬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把孩子們是否願意這個變量考慮進去。

孩子不敢反抗,逆來順受,最多,就是在自己面前紅了眼眶,抱著母親哭一陣。

郭鵬長嘆一陣,感慨自己作為一個失敗的父親的同時,也愈加堅定了把他們全都送出去的信念。

對不起你們,不能再對不起其他人了,總歸有一個要對得起,若是半途而廢,就真的白瞎了那麽多年的努力了。

這場國運之賭局,郭某人輸不起。

於是郭鵬背過身子,不去看母子別離的場景。

郭瓊終究沒能用眼淚改變什麽,父親背過身去的那一瞬間,他死了心。

母親的不舍並不能改變什麽,事到如今,他只能一路向南,去到那個他從未去過的、卻注定要在那裏度過余生的千島之國。

郭鵬知道他心中的憤懣,所以在他出發之前,郭鵬把他喊到自己自己最喜歡的那個陽光海灘上,與他單獨見面交談。

“那麽多年以來,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你怪我嗎?”

郭鵬坐在軟軟的沙灘上,穿著單衣,吹著海風,恍惚間有種回到上輩子的感覺,覺得十分奇妙。

郭瓊卻沒有這種感覺,他雙膝並攏跪坐在沙灘上,一派正襟危坐的姿態。

“父親忙於軍國大事,沒有時間在意兒子,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兒子從來不會怪罪父親。”

“但願你是真的沒有,因為我不單單是你們幾個的父親,我也是整個魏國八千多萬人的君父,我精力有限,沒辦法顧及全局,這一點,我希望你能理解我。”

郭鵬嘆了口氣。

“兒子當然理解父親。”

郭瓊面不改色,聲音平淡。

郭鵬點了點頭,想和兒子拉進一下距離,便想聊一些日常話題。

“阿瓊,你今年……有二十六了吧?”

“二十四。”

“哦。”

郭鵬沉默了一會兒。

海浪的起起伏伏,沖擊著沙灘,數次上漲,數次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