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8章 歡喜欲狂

樊昌嘴裏所謂的摸魚,其實就是齊明兩國駐前線的軍隊,在私底下的一種暗中的較量。而且多數發生的新兵中間。

新兵的戰鬥力從何而來?不管是明軍的將領還是齊軍的將領,都深信一點,那就是自實戰中來。平素訓練得再好,但上了戰場突然之間就拉稀擺帶的並不在少數,只有一場場硬碰硬的血腥廝殺,才能打出真正的精兵。

所以表面之上,明齊兩國邊境之中似乎是一派風平浪靜,但在暗地裏,雙方的殘酷較量卻從來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但雙方卻又很節制,每一次雙方的碰撞都局限在百人以下的小部隊,而有基本上都是新兵。兩邊每當有新兵入伍的時候,便是較量開始的時候。有時候是齊人主動挑釁,有時候是明軍率先發起。

以前的碰撞,雙方大體上持平。但從去年年中開始,明軍開始大占上風,原因無他,因為明軍新入伍的士兵,再也不是一無所知的菜鳥,而是先在新兵訓練中心呆了足足三個月之後,才會被分派到各部隊中來。

這三個月,對於這些新兵而言,不諦於是一場地獄之旅,因為訓練他們的,無不是經歷過血腥殘酷之戰後,從屍山血海之中爬出來的。這些人,對敵人狠,對自己狠,當然,對這些新兵菜鳥就更狠了。

用秦風在成立新兵訓練中心是所訓示的那樣,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為了徹底貫徹皇帝的訓示,這些老兵們是將殘酷進行到底的。三個月的新兵訓練,不知有多少新兵因為達不到訓練要求或者違反軍紀而被遣送回家。

大明從來不缺兵源。

大明的士兵待遇極高,而且大明軍人在國內地位也極高,一旦成為正式軍人,所得餉銀便足以養活一家人,更重要的是,呆滿三年,哪怕沒有得到提升回到地方之上,曾經的軍人身分對他們尋找一份新的工作也是有著極大的助益的。起點要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這便導致了每年的征兵季開始的時候,成千上萬的大明青年會蜂湧而至,但能真正踏進行伍的人卻是有限的。

這也便導致了大明普通士卒的質量極高,哪怕齊國人也在改革軍伍之上下了極大的功夫,但要像大明這樣,專門成立新兵訓練中心,他們是萬萬做不來的,光是所在耗費的經費,就足以讓齊人望而生畏。還有一點齊人更是望塵莫及的是,現在的大明新兵,已經沒有不識字的人了。

識字,是大明人能成為一個軍人的基本要求。這一點,齊人覺得有些荒謬,在他們看來,識不識字與能不能打仗完全是兩碼事,但對於已經嘗到了甜頭的明國軍隊來說,認知就截然不同了,不說別的,這些識字的大明青年,學習能力比之不識字的人,就要高出一大截來。

當齊人的新兵,碰上了現在的明人新兵,雙方的差距便立時顯現出來了,這一年來,大明在每一次的暗戰之中,總是大占上風。

不過齊人也不在乎,因為相較於大明而言,在人丁之上,他們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所以一點兒也不怕死人,死了,就再補充,總之,能夠活下來的,才是他們所需要的。

寧則楓在海上采取著樣蠱選兵的策略,現在這股風浪,同樣也漫延到了邊軍之中。哪怕齊國朝野上下對此非議極大,但邊軍將領們對不會因為這些人的喋喋不休便罷手,因為他們很清楚,不這樣的話,他們的軍隊素質,比起明人差距會愈來愈大。

而對於此,曹雲是持肯定態度的。

死了多少,便再補多少。

當然,對於大明邊軍來說,哪怕是經歷過新兵訓練中心的一輪淘汰過後才進來的新兵,他們仍然是看不上眼的,不見見血,哪能得到老兵的認同?新兵訓練中心那些在新兵眼中的地獄模式,在邊軍士兵看來,就是太小兒科了,不流流血,不死幾個人,哪裏會知道戰爭的殘固。

所以新兵加入軍隊之後,摸魚便成了一道必須的科目,那怕不是駐紮在前線的軍隊,也會以各種名目,將自己手上的新兵送到邊境線上,去經歷一次殘酷的洗禮。

樊昌駐紮的昌渚馬王集是繁華的交易場所,這裏或者有無數的諜子在黑暗裏翻雲覆雨,但卻不會有給了摸魚的機會。畢竟雙方皇帝的臉面還是要照顧的,表面上的和氣亦是要維系的。而是湘溪,就完全不一樣了。那裏的山區,就是雙方摸魚的血腥的戰場之一。

送走了退役老兵們,樊昌回到了營區,他能感受到營區內那一層濃郁的傷感氣息,他明白這樣的氣氛恐怕會持續好長一段時間,畢竟是在一起相處了這麽久的戰友,從此天各一方,有著極大的可能再也見不著了,不思念那是不可能的。

一起喝過酒,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這樣的友益,沒有經歷過的人,怎麽能體會其中精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