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偽(上)(第2/2頁)

如此一想,一切都說通了。作為預定中的替死鬼,韓岡忍不住低低罵了一句:“娘的,真是趕巧了。”

想通了一切,韓岡心如電轉,轉眼便有了定計。返身回屋,從墻上取下一支號角——這是庫房出事時才可吹響的警號——仍舊提著重弩出了門去。只是他剛出門,便止步立定不動。

在韓岡眼前,一盞燈籠從大門處飄了過來,燈籠後面的,正是守門的庫兵王五、王九。

王五和王九本是要給放火的劉三幾人望風。按照戶曹劉書辦的說法,縱然軍器庫遭焚,陳舉照樣能保住他們。只要把罪名推給倒黴的韓秀才,最多在獄中待上半月,而酬勞足以讓他們過上兩三年的快活日子。兩人的心中都有些不情不願,可陳舉的話他們也不敢不聽。今夜王五、王九只得依命行事,但劉三進去了半天,卻再也沒有動靜。兩人心中慌得厲害,都覺得有些不對,才打著燈籠過來查看。

可這一看,只嚇得兩人魂飛魄散。燈籠和明月一起照著地上的三具屍身。劉三等人臉上殘留著的驚恐,莫名的傳到了王九、王五的心中。而明顯是兇手的韓岡,正站在小屋門口從容地看著他們。

韓岡高大的身材如勁松一般挺直,依然是白天時的平和淡定,但站在三具屍身旁邊,如何還能是同樣的神情?!

“韓三,你做了什麽?!”王九縱是大叫著,也驅不散纏繞在心頭的寒意。而王五執著燈籠的手,更是不斷在抖著。

韓岡冷笑不答,只把號角湊在了唇邊。在兩人驚駭欲絕的目光中,他使足了氣力,將警號用力吹響。不同於內地的城市,每日城內暮鼓敲響後,秦州城的街巷上便開始宵禁。寂靜的城市夜晚,一聲淒厲的警號擊碎了人們的睡夢,許多人紛紛從床上爬起,巡城的甲騎也收韁停步,衙門裏值夜的官吏則從房中沖出,多少人豎起耳朵靜靜聆聽,以判斷警號聲的來處。

號角聲一連響了三聲,方才緩緩收止,只留著裊裊余音回蕩在深秋的寒夜之中。

王九不住地發抖,渾身的熱量都給那幾聲號角吹散,幾乎語不成聲:“韓三,你知道你做了什麽!?”

“看不出來嗎?此三人夜入軍庫,謀圖縱火,給我……殺了!”短短的一句話,韓岡卻拖得很慢,最後兩字又用重音用力吐出。一支上好弦的重弩拿在手中,為他的話助陣。兩名庫兵只覺得濃濃殺氣從韓岡處撲面而來,陰寒刺骨,如墜冰窟。

“胡說,他們……他們……”王五“他們”了半天,終於想起劉三進來前的說笑:“他們是來請你喝酒的!”

韓岡一聲冷笑,連駁斥都不屑:“無故夜入人家者,殺之勿論。何況無故夜入軍庫?!此三人入庫有軍令否?!有號牌否?!又身攜火種和油水,不知是意欲何為?!”他笑容越發的陰冷,“只可惜了兩位王兄弟,倒要為他們一起陪葬!”

“這……這與我們何幹?!”王九結結巴巴地說著。

“劉三他們從大門進來,你二人肯定是逃不了同謀之嫌。結夥入軍庫,不是偷盜,便是放火。而他們人人身攜火種火油,除了放火還能作甚?”

韓岡輕輕踏前,落地無聲,卻如重鼓一擊,嚇得兩人連退數步。韓岡也不看他們,自顧自地繞著劉三三人的屍身踱起步,竟還是讀書人特有的方規矩步,自如的仿佛在苦吟詩句。但從他口中出來的,不是吟風贊月的詩詞,而是一句句如劍如刀的質問:

“你們想想,若是庫中失火,你等庫兵真能逃得過罪責?

我肯定是一死百了,但你們呢?

陳舉再大,也大不過國法,憑他一個小小的縣中押司,能保下你們倆?!

也許他事先跟你二人說過,最多挨上幾下軍棍,在獄中關上兩月就沒事了。但他的話真的能信嗎?恐怕你們只要住上一晚,恐怕就要被病死了!

殺人滅口,陳舉是做不出?!還是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