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2/2頁)

“這都能敗落?”路明搖頭感嘆了幾聲,又問:“如今是哪家娶得縣主多?”

“帽子田家!據說娶了十幾個縣主!正旦祭祖,田家祖宗的神主下面,跪了一地縣馬。”

“怎麽都是縣馬?”劉仲武在後面聽著,也聽出了興趣,擠上前來問著。

馬臉漢子回頭打量了劉仲武一下,看著像是韓岡一夥,便向他解釋道:“公主、郡主人少,跟宮裏走得近,太皇太後、太後都看著,商人肯定沒份,皆是跟勛貴家聯姻,用錢能買到的都是縣主、宗女。”

“賣大桶的,賣帽子的,都能跟天家成親家了。”劉仲武搖著頭,皇帝在他們這樣的邊遠小臣眼裏,就是天上神明一般的人物。想到皇帝的親戚都是跟商人結親,心裏總之有些很不舒服。

“大桶,帽子,都是張家、田家早年起家時候的事了。後來發了家,這兩家哪家還會把舊生意做主業?”

“那他們現在做什麽?開酒樓?”韓岡還記得方才馬臉漢子說過大桶張宅酒樓,能名入京師七十二家正店之列,而且排在前二十,放在後世。五星級是跑不了的,日進鬥金自不消說。

馬臉漢子比起小拇指,“那是小頭!舊業也能賺一點!還有在開封府十六縣裏買地收租佃,也是一份。可更多的還是放貸收息!”

韓岡心神一凜:“放貸?!”

馬臉漢子很奇怪地瞥了韓岡一眼,再土包子也不該連這事都不知道吧,天下哪個軍州應是都一樣啊,“現在哪家做買賣的不放貸?別人家的田地產業,不貸給他錢怎麽弄到手?”馬臉漢子左右看看,側過頭神神秘秘地壓低聲音說著:“宗室家不敢出來做買賣,怕丟了天家的臉。但親家就沒問題了。王公家的余錢如今都是交給他們親家去放賬。還有外戚,也是一樣。曹、高兩家,哪家不是如此?!”

聽到這話,韓岡心中越發地不看好王安石的結果。看看王安石要從什麽人手上搶錢啊?!宗室、外戚,還有天子趙頊的親娘和奶奶!光一個青苗貸就把這麽一群人一股腦地都得罪了,變法不失敗那才叫奇怪!

皇帝當然想富國強兵,因為大宋是他的基業。但他身邊的親戚臣子可都不想看著原本屬於自家的錢鈔流進國庫去,毀家紓難的覺悟,韓岡不認為他們會有。大宋是官家的,銅錢才是自己的,這樣的想法才是常例。

對了!韓岡突然又想起,除了青苗法外,均輸法其實也是與東京城裏的豪商有點關聯,雖然具體的利益糾纏他沒機會去深入地了解,但一個“徙貴就賤,用近易遠”,便是要平抑物價,搶走商家賺錢的機會。而商家身後的宗親呢,對此又會有什麽想法?

豪商與宗室之間的聯姻,這絕對不什麽好事,對變法派尤其如此!變革是最忌諱的就是京城動蕩,首都是國之重心,一旦都城動亂,全國都不會安穩。統治階級內亂,如果天子鎮壓不住,犧牲首倡者是必然,晁錯不就是朝服腰斬於市嗎?內外風雨交加,這青苗貸王安石還能堅持下去?!韓岡不知趙頊和王安石推行青苗貸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這麽多,但他清楚,要應付起來一點也不容易。

雖然從後世帶來的記憶中,韓岡知道變法事業不會那麽快失敗,但只要王安石不能大殺四方,把所有反對者都從肉體上消滅,等到變法失敗,現在被壓服下去的反對派,反撲起來就會越猛烈。商鞅做得夠狠了,把太子的師傅都殺了祭旗,最後的結局呢,車裂!

韓岡完全不看好王安石的結局,就算沒有從前生帶來的那點模糊記憶,只憑現在了解到的信息就能做出判斷。車裂雖不至於,但落職卻是免不了的,到那時,說不定就是樹倒猢猻散。據韓岡所知,王韶的心中早早地就轉著等到從河湟凱旋,便跟變法派一刀兩斷的盤算。

出嫁的隊伍已經全部走過去了,禦街上重新被行人占滿。韓岡與馬臉漢子拱手道別,正要往驛站去,人群中不知從哪裏傳來一個興奮的聲音:“聽沒聽說!聽沒聽說!王大參請郡了!”

注1:不是環衛所的環衛,而是環繞保衛天子的環衛官。舊時是給天子身邊護衛的,後來逐漸變為給宗室子弟和戚裏的虛頭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