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2/2頁)

韓岡的頭有些痛,總是揣測人心,其實是很累的一件事,但不去想那麽多,心中的不安全感,卻會讓韓岡感到更累。

這也許是聰明人都免不了的煩惱。韓岡苦笑著,將疑心藏在心底,與王舜臣帶著一隊騎兵,踏著月色向北行進。

韓岡最終還是放寬了心。因為王韶心裏的想法對他沒有任何意義。就算王韶把他當作洪水猛獸看待,只要小心謹慎,做好自己的事,也不會有什麽問題。還是那句話,能走到眼下這一步,韓岡靠的是自己,而不是王韶。現在也是王韶需要韓岡的幫助,而不是相反。

擡頭看著掛在五月初的夜空中的如鉤彎月,韓岡突然想了起來,今天可是端午,應該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幾杯雄黃酒,鎮一鎮惡日的邪氣。

端午在後世是節令,但在此時卻是疫症開始傳播、毒蟲開始肆虐的惡日。在五毒並出的日子,卻碰上蕃人侵攻,而自己又要去找另外一家蕃部借力。說起來蕃人的打扮在普通的漢人們眼裏也跟妖魔鬼怪差不多了,這日子還當真不吉。

在月色星光下,翻過兩重山巒,前方黑沉沉的幾條山谷,就是青唐部所居住的地方。其實青唐部主帳的位置,離古渭寨很近,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十多裏的距離。韓岡漏夜出發,過了子夜,就到了青唐部與古渭寨的交界處。

俞龍珂所居城寨繼承其部族之名,而被稱為青唐。不過此青唐非彼青唐,俞龍珂的青唐城跟如今的吐蕃贊普董氈所居住的青唐王城【今西寧】雖然同名,但規模上卻差了很多。韓岡聽說過,青唐王城城墻周長八裏許,為秦州以西有數的大城,城中商旅來往不絕,以回鶻商隊居多。而俞龍珂的青唐城就只有鹽井,聽說跟古渭寨差不多大小。

當然,董氈的青唐王城是羌中道中段的樞紐要地,這是俞龍珂的青唐城所不能比的。羌中道則是幾條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之一。雖然羌中道地勢遠不及河西的甘涼道,也不比經過西夏境內的靈州道,但自五代開始各部戰亂毀了河西走廊的交通,繼而黨項人又在靈州道上抽取重稅之後,許多回鶻商人都不得不改從羌中道往來。董氈的富庶,就是靠著回鶻商人的稅金。而俞龍珂的錢,卻是來自於他的鹽井,一年三萬貫左右的收入,除了董氈和木征,河湟蕃部中,也沒哪家能比得上他。

點起火炬,向青唐部的蕃人昭告自己的到來。沿著山道從山坡上向下,韓岡一行已經走進了屬於青唐部的山谷。在黯淡星空下的行進,只能看到長條形的天空,身邊只有寥寥可數的同伴,又被稀稀拉拉的火炬所驅散不走的黑暗包圍,這一切都有點像是半年多前,行走於甘谷之中的那一夜。

當時甘谷城安危未定,兩側山上殺機四伏。而如今,韓岡也已經聽到前方谷地以及周邊山坡上的騷動。

青唐部的蕃人已經發現了自己,報警號角聲接二連三地響起。韓岡聞聲便勒住韁繩,命全隊止步,在山谷間的道路上等待主人的出迎。

雖然除了王舜臣以外,其他隨從都是有些慌亂,從他們手上晃動著的火炬就能看出他們心中的恐慌。但韓岡依然冷靜自若,他出來時自信滿滿,現在也是一樣。任何信心都必須建築在現實之上,如果是毫無根據的信心,那是自大,不是自信。

韓岡卻是自信,他能完成任務。他能肯定俞龍珂不想看到自己的出現,從俞龍珂的角度來看,最好情況是宋人從古渭寨滾蛋,木征、董氈還有夏人都安安分分,讓青唐部獨霸古渭州。

不過無論如何,俞龍珂都不會選擇跟董裕合作,這對他完全沒有利益可言……

可為什麽董裕會看不到這一點?還是說他已經有了應對的把握?

疑問突然而起,在前方突然亮起的無數星火照耀下,韓岡一下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