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二)(第2/2頁)

趙隆聽了,一腳踹翻了院中石桌邊的一具石墩。一腳之力,就讓近百斤的石頭咕嚕咕嚕地滾到了院墻邊,“郭太尉半個月後才來,現在就忙成這般模樣。等到他到了城門口,真不知會怎麽樣!”

“到那時反而會輕松下來,倒是趙兄弟你要忙起來了。”韓岡笑著拍了拍趙隆的肩膀,告辭離開。

回到自己的官廳,韓岡舒舒服服地在自己位置上坐了下,武大便端了涼茶上來。半閉著眼睛,啜著甘甜清涼的茶湯,便有著讓王厚羨慕不已的自在。與王厚有著鮮明的對比,韓岡身前的桌案,被擦得鋥亮,筆墨紙硯擺得整整齊齊,就是沒有一份公文放在上面。

勾當公事的工作,韓岡早已是熟能生巧,同時有著官廳中胥吏打下手,他的那一份,早上用上半個時辰就能處理得差不多。而且以他這段時間培養起來的對公事熟悉的程度,就算再面臨剛上任是一人做五份工的窘境,韓岡照樣有自信一個上午就能全數解決,中午時就可以回家吃飯睡午覺。

而韓岡的另外一份差遣,也同樣無事可做。甘谷、古渭兩處療養院的成功,新培養出來的人手,讓韓岡有了在秦州城建立第三座療養院的底氣。不過這事需要經過經略使批準,現在李師中把公文都積了一堆,韓岡也懶得找他。等郭逵來了,再請他批一個沒在使用的營地也不遲。

六月的後半,韓岡的生活就這麽突然的輕松了起來。

每天都是去衙門裏把事情做完,再翻一翻過去的公文档案,或是去王韶、高遵裕那裏參贊一下計劃,等到午後,就可回家去休息。他這般悠閑,便被偶爾晚上會請他出去喝點酒的王厚恨得直磨牙。

王厚再氣,也拿韓岡沒轍。過去幾個月夢寐已久的輕松日子,就在這半個月中終於降臨到韓岡的身上,他過得是悠然自在,可以自由地掌握時間,可以系統的把經傳重新再研讀一遍。

好久沒有這麽完整的讀書用功的時間了,過去的兩個月,事情一樁接著一樁,害得韓岡只能零零碎碎地抽空讀書。積累下來的一些疑問,還要寫信向張載請教。

韓岡從王厚那裏聽說了,張載因為張戩的緣故,辭去了官職,現在已經回到橫渠鎮的家中,據說要設立一座書院。韓岡準備等古渭大捷的封賞發下來,就分出一部分財物托人帶去給張載。剛開始的時候,他是打著張載的名號才脫穎而出,自保得全。現在以財物回報,確是理所當然。

“進劍者左首,進戈者前其鐏,後其刃,進矛戟者前其鐓,進幾杖者拂之。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執禽者左首,飾羔鴈者以繢,受珠玉者以掬,受弓劍者以袂,飲玉爵者弗揮。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這一天午後,韓家書房中的讀書聲又按時響起,但從敞開的窗戶中傳出的聲音,卻不似前幾日那般的清朗流暢,聽起來有些拖沓。

真要說起來,九經之中,《禮記》一經最不對他胃口。雖然裏面有著中庸、大學等篇章。

但還有十幾章,一條條一款款全講的是禮法,吉禮、兇禮、賓禮,吃飯說話該如何,接人待客該如何,面見天子該如何,規定得極其繁瑣,讓韓岡看著頭暈。只是在科舉中,這卻是必考的內容。

這《禮記》中記載的古禮其實早就被拋棄了,世間通行的禮儀也是往簡單中去。盡管韓岡從張載、程顥那裏,都聽他們說過要復古禮,王安石這位學術大師,也是喊著要復古,但實際上,周時的立法完全不可能在宋朝重新推行,禮崩樂壞,孔子說過,要復古,聖人也沒能做到過。

不過為了一個進士頭銜,韓岡就算再沒興趣,都能耐下性子來把禮記背得滾瓜爛熟。如果他現在就有個進士出身,這次古渭大捷的功勞一立,他直接由選人轉京官都是可能的。

“進士……”韓岡突然嘆起,擡頭望著窗外的天空,“留下的時間可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