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五)(第2/2頁)

“錢糧皆匯聚一城,轄下戰士都是號為精兵,又有韓玉昆在後方安定軍心,鄜延路今次當是能大勝而歸了。”

郭逵聞言便冷笑,“就像韓稚圭提拔任福任主帥,都以為大軍一出,便能馬到功成。”郭逵難得的在兒子面前表現出自己對韓琦、韓絳之流的文官的不屑,“你知道他們這種想法叫做什麽嗎?”

“……什麽?”

“一廂情願!”

……

離著冬至已經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如今的節慶甚多,春夏秋冬無論哪一個季節都有三五個節日等著。不過除了年節以外,就得數冬至和上元兩節最為世人所看重。

冬至一陽生,冬至的到來,代表了世間陰氣漸收,陽氣轉盛,又是一年循環的開始。也因此明堂大典、南郊祭天,這些朝廷中排在頭等的禮儀,便都是安排在冬至這一天。

每年冬至之時,縱然窮困潦倒,也會花去一年來積累,又或是向人借貸,在這一天更易新衣,備辦飲食,去享祀先祖。親友之間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這一天,仇一聞正考慮著該怎麽讓療養院裏的醫工、病員們快快活活地過好這個節日,韓岡便出現在他的眼前。

“仇老,久違了。不知近日安好否?”

仇一聞驚得跳了起來:“韓機宜,你什麽時候到得秦州?!”

韓岡拉開椅子,自坐了下來:“昨天午後到的,先去見了郭太尉,今天便來療養院中看一看……上舍病房的事,總要看一眼才能放得下心。”

在秦州,有關療養院的傳言,對事實的扭曲和神話已經很嚴重了。其實論起照顧病人,療養院中的水平比起舊時傷病營的確強出百倍,但跟家中療養的安適相比,卻並沒有好到哪裏去。但偏偏有人就是相信傳言,認為住在療養院就是比在自家調養要好。

很早以前,就已經有許多官員向韓岡要求,專門為他們和他們的家人開辦一間療養院。韓岡不想得罪人,又不願浪費手下不多的人才,所以他便決定在療養院中劃出一棟必要的病房,用來安排來住院的官宦人家。也幸虧這些人基本上都在秦州城中,讓韓岡不必在其他兩處療養院費心思。

尚未徹底完工的上舍病房已經得到了所有參觀過的官員們的一致贊美。不再是通鋪隔出的空間,而是一間間精致的單人房。這裏的一切的形制都按照後世的病房來設計。每間病房的墻壁都用石灰粉刷過,地面也是抹了水泥,窗戶都朝著南面,雖然沒有玻璃,但質地良好的窗紙也可以擋風透光。

榆木打造的單人床上鋪著洗得很幹凈的麻黃色床單,顯得幹凈整潔。床邊還有著擺放雜物的床頭櫃,上面還可以放著油燈,一根繩子從床頭垂下,那是連著門外呼喚醫護人員的鈴鐺。病房中的每一間房間,都是與其他房間一模一樣,大小,裝飾都沒有區別。

療養院是前線醫院的別名,而眼下的上舍病房則是民間醫院的雛形,如果能夠發展起來,讓醫院制度傳遍天下,韓岡光靠這一事,就足以名留青史。

陪著韓岡將一間間病房查驗過,仇一聞問道:“機宜,聽說你要去延州了,不知是不是真的?”

“要調我去延州,傳言倒是比事實傳播得要快。”韓岡搖頭,笑嘆一口氣,“謠言而已……倒是雷簡要走。”

雷簡要走了,不過一直留在甘谷城的那位京中派到秦州的醫官,並不是調回京中,而是要轉去慶州。而他這一去,甘谷療養院就少了得力之人去掌管。

仇一聞手底下的確有人,當年鐵面相公的威名比如今的種諤還要強出不少,而鐵面相公李士彬的兒子,仇一聞的徒弟,曾經被韓岡拯救出獄的李德新,這的確是個上上大吉的人選——只要忽視掉他的黨項身份。

幸好在關西,黨項身份算不得什麽。折家就是黨項,不過跟西夏打了幾代人的仗,如今也沒人真的把他們當作蕃人來看待。

“究竟該如何是好?”韓岡考慮著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