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2/2頁)

“……”趙頊一下沉默了下去,半刻過後,才點了點頭,猶有深意地嘆道:“但願如此。”

天子直接插手的事,當然不可能這麽容易就平息。趙頊心裏也明白,他今次是風助火勢,把暗中傳播的軼事拉到了台面上來,親自證實了傳言的真實性。

這種情況下,禦史台很快就會有反應。那些禦史尋人彈劾,雞蛋裏還要挑出骨頭,他的兩個弟弟成年後還住在宮中,本就是惹人議論,只是前次壓制的效果還在,沒有人敢提。但趙顥今次是因為官妓而聲名遠播,跟章惇有同樣擔心的,絕不會少。加之士林清議對趙顥本有意見,到時群臣有志一同的攻擊,趙顥還想留在宮中,群臣也不會答應。

又長籲了口氣。趙頊其實本來已經把章惇奏疏丟到了一邊去,以他的本意,也不想與弟弟勾心鬥角。但看到二弟趙顥站在太後那裏,一種發自心底的危機感讓他改變了一開始的想法。

終究還是沒兒子的錯!

趙頊心裏暗嘆,要是今次宮中的兩個有妊的嬪妃,能為他、還有大宋誕下繼承人,他也就可以安心了。

……

天子親自出手,把親王和選人的花魁之爭做了個了斷。這一消息,不過半日的工夫,就已經傳遍了東京城中。

快要做新郎的王旁,很快也聽說了此事。他對著房中繡花的妹妹王旖道:“天子欽賜佳人,韓玉昆倒真是艷福不淺。不過這風流韻事傳得沸沸揚揚。”

“我倒覺得很好啊……世間又有幾人敢不畏親王權勢的?”王家的二女兒在一塊綢子上飛針走線,還不忘跟王旁說話,“換做是那等齷齪之輩,連妻女都能獻上去,更不用說定情的官妓了。韓玉昆也真是不負任俠之名!”

“爹娘現在正在幫你找人家呢……除了不是進士,還有家世稍遜,論相貌、論人品、論才智,韓玉昆都是一等一的,挑不出毛病來。你要是覺得他好,我就幫你跟爹娘說去,趕明兒就把你嫁了。”

王旁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向妹妹提議著,而王旖則很幹脆地搖頭,“愛拈花惹草的男人,我可不要,爹爹那樣的才好!”

王旁愣著半晌,搖了搖頭,只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別想弄清自家妹妹的心中所想。他伸頭看著王旖繡上,“繡得是什麽?狗還是貓?”

王旖手上的針線活停了下來,“……是荷花!”

這幅荷花圖,她繡了好幾日,本是準備送給王旁的結婚禮物,卻被說成是貓狗,她一賭氣也不繼續繡下去了:“還是等二嫂嫁過來後,讓她幫二哥你繡吧!”

王旁在旁暗自竊笑。他的這個妹妹繼承了父親的急脾氣,要不是有母親拿著戒尺強逼著,也不會有心去練習女紅。不過逼出來的水平就不用提了,不比她的才學,寫出來的幾首小詞,王旁覺得並不遜於曾布的那位詩才出眾的夫人。

把繡得分不清是貓是狗的荷花圖揉做一團,隨手丟到一邊,王旖拍拍手,對王旁道:“大哥這兩天也就該到,還有四叔也來信說要回京。爹爹這兩天就開心得很,還說要是六叔、七叔也能回來參加二哥你的婚事就好了。”

王安石家中排行第三,父親王益總共有七個兒子。但王安石的兩位長兄安仁、安道早亡,五弟安世也早死,只有四弟安國、六弟安禮還有七弟安上尚在人世。當初父兄早亡,沒了頂梁柱的王家,就靠剛剛得官的王安石一人支撐,幾個弟弟、還有兩個妹妹都是王安石拉扯大,嫁娶都是由他一人主持,兄弟之間的感情也是極好的。

除了王安上以外,其余兩人都是進士。如今他們都不在京中任職,王安禮在河東太原,王安上則在南陽做教授,也就王安國離得近,就在西京國子監教書,能在元日之後,趁年假趕來京城參加王旁的婚禮。

王旁的神色很是復雜,說不清是欣喜還是失落。無論他的四叔、還是他的大哥,都是天才橫溢,十一二歲就名傳士林。比較起來,自己就差得遠了。

很勉強地笑了笑,“說的也是,要是都能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