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2/2頁)

韓岡的口氣稍顯強硬,不顧尊卑之別,但因韓岡的話而沉思起來的張玉和高永能卻沒有為此而惱火。他的話就像當頭棒喝,一下提醒了兩人。

這兩天的出城邀戰,由於西賊不算配合,都是應付故事一般,兩邊派兵打上一回。以兵法來說,守城最忌悶守,圍城也忌諱悶圍,為士氣之故而已。兩邊又都不肯放棄,而在等待時機,所以才會如此滑稽的場面。韓岡看史書上,經常有一圍經年的戰事,究其因,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而現在,機會是給黨項人等到了,但卻絕不能讓他們知道。

高永能當即轉頭對張玉道:“下官現在就領兵出城邀戰,還請總管坐鎮城中!”

張玉點了點頭,又厲聲對帳中官員下令道:“今日之事,要嚴加保密,否則便有全城盡墨之憂!”

“下官謹遵命。”“末將遵命。”眾官紛紛恭聲應是,事關自家性命,容不得他們不小心。

“西賊到底在等什麽?!”韓岡不認為梁乙埋能事先猜得到慶州會有兵變,而他派兵阻斷羅兀後路的行動,成效又不顯著。而要拼毅力,也不是黨項人能拼得起的。這樣的情況下,他還在等什麽?

在戰鼓聲中,回到療養院之後,他還是在想這個問題。

經過了韓岡悉心的管理,療養院內外之事已經井井有條。依照他和郭逵在秦鳳推行的軍中醫工方案,這些天韓岡在高永能和張玉的支持下,羅兀城中的每一個百人都,都派了一個頭腦聰敏伶俐的士兵來療養院裏實習,並學習基本的戰場急救。所以現在韓岡反倒是稍顯輕松起來,只要發派命令,有時間想些事情。

但張玉卻找了過來,努努嘴,把正在向韓岡匯報公事的護工隊正趕了出去。直接問道:“玉昆,今次之事你怎麽看?”

張玉想征求一下韓岡有何高見,而韓岡卻指了指外間躺滿了病房中的傷兵們,“是該問他們怎麽辦?……總得把他們送回去!”

“玉昆?”張玉微微一愣,不知道韓岡為何如此說。

“前日種帥從羅兀回軍,就是以護送傷兵的名義。不論是從情理上說,還是道理上,傷兵先行離開羅兀,並不會引起城中軍心慌亂,也不用擔心被秋後算賬。當然……”韓岡又加了一句,“為了避嫌,我可以最後再走。但須得先把他們送出去。好不容易救回來了,總不能看著他們被丟下等死。”

敵前撤退,難上加難,純用騎兵,撤回綏德不難。但加上城中的步兵,就很麻煩了。如果再有行動不便的傷病,那就是難上加難。正常的情況下,他們肯定要被拋下。韓岡要救人,他在鄜延軍中費心費力才留下的人脈,不能就這麽浪費掉。而且這些天跟傷兵們朝夕相處,也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拋棄。

張玉不意韓岡有如此仁心,不過又想想,若不是韓岡有此心境,如何能在軍中醫療之事上自出機杼,而且自來到羅兀後,韓岡的辛苦他也看在眼裏。

“玉昆果然仁義。”張玉由衷地贊了韓岡一句。坐下來又長嘆起:“其實,本也不會變得如此倉皇。如果沒有廣銳軍叛亂,這次完全可以徹底解決西賊的問題。讓黨項人不能再越橫山一步。”

得到了橫山,就是得到了銀夏,有了銀州夏州,就可以跟占據了興靈——也就是後世的寧夏銀川——的黨項人隔著瀚海對峙。前線北移到橫山對面數百裏的地方,環慶和鄜延兩路自此便可以安心地休養生息。

張玉跟西夏人打了幾十年,當然想在致仕前為畢生的心願做個了斷。可如今功敗垂成,而且因為是叛亂的緣故,為防重蹈覆轍,至少數年之內,大宋都只能穩守疆界,以穩定內部為上。張玉當然失望!

“廣銳軍兵變,豈是他們自己願意的?根子在誰身上,總管當比韓岡要清楚。”韓岡言辭鋒銳,“不過事已至此,再後悔也無濟於事。羅兀城保不住了,但為了能安然離開,城外的敵軍卻還是要設法處理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