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2/2頁)

韓岡本是做好了吳逵反駁和幹擾的準備,可他沒想到前任的廣銳軍都虞侯就放著自己來撬墻角,這態度真的很奇怪。

按理說,在正常情況下,招降談判時,吳逵應該將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把手下的將校排斥在外才是。可他偏偏相反,將主要的叛將都招呼了過來旁聽。這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如果是他控制不了手下的軍隊,還算是個理由。但眼前的情況,吳逵很明顯地將三千軍卒把握在手中——能約束不傷百姓,軍紀差一點的官軍都做不到,更別提叛亂的軍隊了。雖然韓岡不知道他用的是什麽辦法,但這手腕肯定是沒話說的。

事有反常,必有妖異。這吳逵究竟是想怎麽做?

韓岡分心二用,一邊猜疑著吳逵的盤算,一邊詳細地回答著叛軍將校的疑問。一句也不提對吳逵的處置。吳逵本人也像是忘了,根本不問。心照不宣地避過這個話題,可是最終,還是有人問起了宣撫司要如何處理吳逵。

韓岡雙眼鎖住了吳逵的表情變化,直率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只敢保證除吳兄之外的三千人的性命。韓相公也已點頭,一旦爾等放下兵器,出城投降,便會上書朝廷。如今天子仁德,爾等並無殺傷百姓,足見爾等不是窮兇極惡之輩,見到不動刀兵便解決此事,官家定然歡喜。至於對吳兄的處置……韓岡不夠資格參與。”

韓岡說得很明白了,只是沒有捅破最後一層,但足以讓人明白等待吳逵的是什麽結果。

叛軍將校立刻喧嘩起來,多為吳逵而感到憤憤不平的,甚至還有人說,既然吳逵不能被赦免,幹脆就不降了。只是吳逵一聲呵斥,便讓他們都住了嘴。平靜如水的面龐上,看不出一點點情緒上的動搖。

“視死如歸?”

韓岡看吳逵的樣子,實在平靜得過了頭。可是他銳利的眼神,絕不是放棄了一切的模樣。到現在還在想著拼出一條活路嗎?還能有什麽招數?難道眼下的情況,他還能從城中跑掉不成?

“算了,”韓岡放棄了多想,吳逵若是真能跑了,他也是樂見其成,“只要三千叛軍不跑就行了。”

想明白吳逵必然寧有盤算,韓岡便沒有繼續去說服叛軍立刻出城投降。更沒有當年郭逵入保州勸降時,以己身為人質的想法。留話讓吳逵和一眾叛將好生考慮一個晚上,便在他們的禮送下,出了鹹陽城。

在城外的大帳中,聽過了韓岡的回報,趙瞻立刻發作起來,“死到臨頭,賊人竟敢如此怠慢,如此狂悖,如何還能招降?!”

如果不是趙瞻說話,韓岡就會建議韓絳不要耽擱時間,今天照樣排出投石車,以打促降。只是現在趙瞻搶先說話,韓岡也就沒必要出頭去附和他,有逆反心理在,韓絳不會答應的。

不過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也想看看吳逵有什麽辦法能從這天羅地網中脫逃,故而才緘口不言。

到了當天夜中,一個急促的聲音將韓岡驚奇,匆匆穿衣出帳,就看見鹹陽城中一片火光。

“起火了!鹹陽城起火了!”

營中一片聲在喊著,還有人亂哄哄地跑著。

韓岡眉頭一皺,正要怒喝,就聽著身後一聲暴喝,“不要亂!”

竟是種樸和種建中出來鎮壓局面。

本就是不關城外官軍的事,營中的亂局很快就平息下來。

到了下半夜,城中的火勢消減,逐漸收止。天亮後,鹹陽城門打開,城中的叛軍魚貫而出,在城門口,丟下了手上的武器。而領頭的,只是不見吳逵的身影。

“吳逵呢?”韓絳厲聲問著。

燒毀的縣衙廢墟中,只有幾具燒焦的屍身,其中的一人手邊橫著吳逵慣用的鐵槍,依然黑黝黝的,與攥著鐵槍的燒焦的手一個顏色。

韓岡搖頭,焦臭的屍身讓昨日的疑問得到解釋。吳逵的反常也有了理由。只是這金蟬脫殼、李代桃僵的手段做得實在很爛。

“搜!”韓絳很顯然的也不相信眼前的焦屍是吳逵,他怒聲叫著,“把城外圍墻守好,將城中每一個角落都給我搜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