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萬眾襲遠似火焚(十三)

王韶已領軍前往香子城。六千熙河軍,以趙隆領選鋒為先導開路,苗授、王舜臣為前軍,開始向河州進發。

一日之間,珂諾堡中就只剩王韶留下來的五百守軍。不過今天午後,景思立就該到了,倒也不用擔心珂諾堡的安全問題。

變得空空蕩蕩的珂諾堡安靜了下來,但韓岡還是沒有空閑。

為了能加快狄道至珂諾的轉運速度,走康樂寨、當川堡的山道,還有河谷道,都被利用了起來。運送糧秣物資的隊伍經過兩條道路,一隊接著一隊抵達珂諾堡,三天之內,就到了五支車隊、馬隊。

點算數目的工作,韓岡有親信的吏員來完成。但他也有必要時不時地去抽查一下這個工作的完成情況。現在珂諾堡要支援的人數是六千,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會增加到兩萬。兩萬將士,加上四千上下的戰馬,都將要依靠珂諾堡來供給他們的需用。

也許今次作戰的難度不及橫山面對的黨項人,但換做是隨軍後勤方面的工作,可是十倍於當初的羅兀城了。

韓岡走過在倉囤區。看著下面的小吏拿著鐵釬插進糧袋中,抽出中心部位的,檢查袋中的糧食是否完好,有無黴變。

“損耗了多少?”韓岡拿著隨車而來的出庫單問道。總計十六車,出庫有兩百四十石,比起在通途大道上能裝五六千斤的太平車來,一車只能裝一千多斤的分量,實在是少了一點。但蕃區的道路不可能跟正式的官道相比,能超過千斤的運載量,還是韓岡讓人將車輛都換了寬幅的車輪後的結果。

“這是從洮水邊過來的,袋數都是清點過了,沒有什麽損耗。”小吏回答著,將清點後的單據簽名畫押後遞給韓岡,“如今人馬食用與押運的糧秣分裝,也沒人敢像過去那般在路上犯事。”

過去運送軍糧,都是送一路,吃一路,根本不分。甚至有的民夫會為了運送時輕松一點,故意在路上傾倒一批,然後說路上給牲畜吃掉了。現在將兩邊分開來,又是一程轉過一程的運送,道路上的無謂消耗減少了許多。

只是另一方面,由於兵站設立後,要駐防道路的兵力增加,他們的消耗則多於過往,一進一出,其實又抵消了不少。但畢竟兵站制度對後勤方面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不論是蔡延慶,還是沈括,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對此要有改動的想法。

而韓岡在實際主持後勤轉運的事務後,其實也對之前的隨軍轉運使的工作方式感到很驚訝。過去的隨軍轉運使,是字面意義上的隨軍,大半時間跟著主帥走。從後方組織押運糧秣的工作,都是交由民夫出發地的州縣官。然後到了軍中後,再由隨軍轉運使分派。如果路途過於遙遠,那糧草就會先送到大軍出陣前的駐屯地,再由隨軍轉運使親自領人去接應。有許多時候,他們甚至就相當於一個押糧官。

韓岡即便對軍中後勤再不了解,也不會認為後勤主管的工作會是押糧官這麽簡單,何況他在幾個經略司、安撫司中也經歷了許多,後勤上的弊端也看得很清楚——後世物流發達,在運輸路線上設立轉運點的必要,韓岡多多少少心中還有點數。

隨車而來的不僅僅是沉重壓車的糧草,還有後方帶來的消息。

蔡延慶坐鎮隴西城,王厚被他點名過來打下手。有王厚配合,秦鳳轉運司對熙河的支援工作,也變得井井有條。另一方面,沈括在接手了隨軍轉運之職後,並沒有立刻燒上幾把火,僅僅是提拔了兩名辦事得力的小吏。

該怎麽說呢……這應該算是很聰明的手段。在韓岡本人還在同任一職的情況下,若是沈括恣妄威福,來什麽下馬威,韓岡是絕不會坐視。但提拔兩個辦事得力的小吏,卻沒人能幹涉。這樣的一步步地紮穩根基,也就是為日後在熙河的久任打下基礎。即便戰事結束後他不能在熙河任職,但沈括的這一番表現,也照樣能算是中規中矩。這邊的戰事功成,必然不會少得了他的一份功勞。

會做人的聰明人,而且還識時務。韓岡放下了點心來。就算還有點小動作,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韓岡很有興趣跟沈括見個面,只是他現在還是無暇分身。

王韶已經出兵,後面的糧秣運輸也要及時跟上去,從珂諾堡到香子城依然還是河谷道,可以走馬車。而從香子城【今甘肅和政】到河州城【今甘肅臨夏】,中間還要翻越一座山,尚幸並不高峻,獨輪車也照樣能夠送糧過去。

“看起來要在香子城多放上兩營轉運糧草的民夫了。”韓岡想著究竟從哪裏抽調人手比較合適。

到了午後,景思立在預定時間中率部抵達珂諾堡,剛剛清靜下來的寨堡中,一下又多了五千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