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2/2頁)

“真的有那麽難種?……他們學著來總會吧?”

“當然也不能讓他們輕易地得了官中的土地去。天子想看到的是熙河人畜興旺的樣子,因而才會同意在路中屯田。分田都要有戶口入籍。總管若是下令,新來人戶分到的土地撂荒超過三分之一,就立刻予以沒收,應該沒人能說不是……這是逼著秦州的那些人不能分占太多。”

“這還差不多。”高遵裕點點頭,“這個主意好。”只是他又愁起來,“但我們幾家怎麽辦?”

不許撂荒,那高家、韓家又能分到多少土地?只要他們一離開,就不能再借用廂軍來代為種地,到時候土地肯定要撂荒不少。

“不用分地,可以租種官田嘛。能擴大官田的數量,天子也會樂見。為租種的官田借用一下廂軍,就根本算不得什麽。人手足就多租點,人手少就少租點。能將定例的稅賦交上去,租多租少誰會管?只要不拖欠租稅,就算會遭人眼紅,但又有誰敢虎口奪食?”

韓岡一直都擔心高家因為高遵裕不能在熙河久留,照顧不到太多的產業,會漸漸減少對鞏州的關注。雖然韓岡不能改變朝廷的條令,至少還可以鉆個空子。只要能穩定地租種官田,如此一來,高家肯定是要在鞏州紮根了。若是高家的利益能穩定在鞏州,那麽韓家產業的安全也當能得到保證了。

高遵裕從韓岡這邊得了建議,雖不是很滿意,可也算勉強過得去了。心情好了一點,喝了一口酸梅涼湯,漫不經心地問著:“近日聽說王介甫托了子純來向玉昆你提親,可有此事?”

王安石請王韶代為提親一事,韓岡沒有跟父母說,高遵裕突然間問起來,韓千六一聽就嚇了一大跳。“三哥!這事怎麽沒聽你說?!真的假的?!”

“確有其事。”韓岡點著頭,心如電轉。暗道肯定不是王韶、王厚那邊傳出來的,兩人口風緊,知道的人又少。倒是京城那邊,瞞不住事,多半是誰說走了嘴,傳到了高遵裕這邊。

“那可要恭喜玉昆你了。”高遵裕笑著拱了拱手,就是不知笑容中有幾分真情實意。

韓岡連忙搖著頭:“不過那是處道來探口風,學士並沒有正式出面。”他轉對韓千六道,“既然如此,這事孩兒就覺得沒必要多提。”

“怎麽,宰相家的女婿都不放在眼裏?”高遵裕半眯起眼睛,似是吃驚地問著。

“倒也不是,只是想著過上一陣再決定。下官的心思現在都現在舉試上,一時無心於此。婚姻大事,還是等到中了進士後再說。”

“……是不想事後遭人議論?”

“也有這番考量在。”韓岡點了點頭,宰相家的準女婿若是考中了進士,肯定會有好事者將卷子弄出來。文人多相忌,是不能指望從他們嘴裏聽到好話的。

“還是玉昆你想得周全。”

高遵裕倒也是想把韓岡招做高家的女婿。但他也清楚,韓岡絕不可能答應。跟宰相家結親,能借用嶽家積累下來的人脈,只要才能不差,日後高官顯宦是輕而易舉。但與皇親聯姻,對有心宰執的官員來說,卻是他們上升時的阻力,而絕不是助力。能靠著馮從義與韓岡拉上關系,已經很難得了。

沒了正事,說了兩句閑話,高遵裕就想告辭,總不能太耽擱韓岡的功課。而這時高府那邊卻來了人,急急忙忙地跟高遵裕稟報,說是他的小妾七娘明珠已經要生了。

韓岡在旁聽了,連忙起身拱手致意,“韓岡恭喜總管。”

“等生下來再說。”高遵裕雖然有兒有女,孫子都快有了,但多子多福,兒女多了從不是壞事。他哈哈笑著,“過兩日,可就是要恭喜玉昆你了。”

不過高遵裕的好心情沒有保持多久,到了第二天清早,高遵裕就急匆匆地遣人來找韓岡。高家的總管火燒火燎,對韓岡道,“韓官人,七娘子難產,總管要小人來討個救命的方兒!”

韓岡怔了一怔,“這是病急亂投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