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2/2頁)

“怎麽會?一睹清光,聆聽德音,做臣子的哪有不願的?但禮部試之前就不好見。若是考前見了天子,未免會有瓜田李下的嫌疑。韓岡的名聲倒沒什麽,若是讓人誤會天子處事不公那就不好了。做臣子的,豈能讓天子受此汙名。”

韓岡如此說著,他的話語中,聽起來隱隱地有這股剛正嚴毅的傲氣。

如此義正詞嚴的忠良之語,王韶一聽,卻哈哈大笑了起來。王厚也在笑著,指著韓岡:“玉昆,你這終南隱士的手段,怎麽做到朝中來了?”

韓岡先板著臉,卻撐不住也笑了。自己的脾性王韶、王厚都清楚得很,絲毫瞞不得他們。

其實這是最樸素的饑渴營銷法。

天子一直想見韓岡,卻是陰差陽錯,始終不能如願。現在已經時熙寧五年,該詣闕的朝官們早輪換了一遍。如今滿朝文武,天子沒見過面的恐怕也就韓岡一人了。最年輕的朝官,又是屢立功勛,天子對於韓岡的期待之心,那是顯而易見的。

只是對於韓岡來說,既然吊胃口已經吊到了現在,那就幹脆把皇帝的胃口再吊到進士科舉時也沒關系。保不準他在禮部試上出了點差錯,天子一句“怎麽不見韓岡”,就把他又拉回來了。要是先見過面,天子已經給了恩賞,禮部試時,再出手的可能性就要低上不少。

韓岡看似對即將到來的禮部試胸有成竹,但他其實還是戰戰兢兢,千方百計地想辦法一點點地積累自己的成功率。就算是再微小的助力,韓岡都會設法維持住。為了一個進士資格,就算是盤外招,只要有效,他都會用上。

“那王相公那邊,玉昆要不要去見一見?”王厚又問著韓岡。

韓岡大搖其頭:“天子都拒了,怎麽能去見宰相?一切等考完試再說。”

“考完?……”王韶沉吟了一下,便單刀直入地問著,“玉昆,你到底準不準備與王介甫家結親?”

韓岡笑了:“如今韓岡兒女皆有,家慈也不再催著了。”

韓岡文不對題的這句話,王韶聽得明白。要想跟他結親,不用去隴西找韓岡的父母,直接找他本人就行。

“玉昆,既然令尊令堂都不會幹涉,此事當是得由你來決斷。不過在我看來,你還是與王介甫結親得好。”

“韓岡也沒說不結親啊……只是要到考完之後,再給個明確的回復!”

王韶搖搖頭,“還是早點確定得好。可以先給個準信,等考上進士就娶。”

韓岡看出了王韶的態度與幾個月前有了些變化,皺起眉來,“最近可是有什麽大事?”

“最近東西二府加上禦史台為了點小事,鬧得不可開交。我這邊也不得不與王介甫鬧了一次。”

王韶也不瞞著韓岡,將這些天來,朝中發生的大事,向韓岡詳細地說了一遍。

“讓東府和禦史台都吃了一個大虧,吳沖卿還真是本事!”聽完王韶的一番敘述,韓岡嘖了嘖嘴,對吳充的手段很有些佩服。能跟王安石做親家,果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句沒頭沒腦的流言就扭轉了局勢,難怪天子能放心的把文彥博請出朝堂。

“不過王相公就這麽吃了個啞巴虧不成?”韓岡問著。據他所知,王安石的脾氣可沒這麽好,不會左邊挨了一巴掌,就把右臉送上去的。

“可不就這樣吃了!”王厚挑了一下眉,冷笑著。

韓岡看看王厚,又望望王韶,眯起眼笑了起來:“這樣情況下,樞密還要讓韓岡娶王相公家的女兒?”

“要不是我這邊沒有好人選,怕日後變成冤家,怎麽都不會讓給王介甫的。”王韶很坦率地說著,“天子年歲漸長,王介甫不可能再像熙寧初年的時候那般得聖眷。他的宰相之位恐怕也做不了幾年了。只是除了個別的法令外,新法還是會被天子推行下去。玉昆你也不用有什麽避忌!”

“避忌?”韓岡呵呵笑道,“除非王家的女兒性格不堪,那才要避忌。如果三從俱守,四德皆備,韓岡哪又不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