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閑來居鄉裏(六)

這一天,劉源起得很早,比起慣例的五更初刻起床,要早了半個多時辰。

就算是夏天,四更天的時候,天色也還是黑的。可不僅僅是劉源,胡千裏等一幹舊時將校,都早早地起床,派了自家的小子,去莊子外打探消息。

在河州會戰結束之後,劉源等一幹廣銳軍將士,已經在渭水河畔,安穩地度過了一年多和平時光。這一年多來,武藝雖然沒有放下,但做的更多的是土裏刨食的活計。田裏的農事乃是韓千六親手教的,麥子、棉花、菜蔬,都是手把手地傳授。

靠著前年、去年的戰後封賞,這些廣銳軍將校家中的吃穿用度都不差。可坐吃山空可不行,光靠五月收獲的小麥,留下家裏一年的用度後,剩下的麥子根本賣不出多少錢來。不論是哪一家,都需要一個更好的財源,棉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前兩天,他們已經得到了韓家私下裏的通知,說是順豐行和其他秦州城裏的大商號,今次要來承恩村商議今年收購棉花的價格。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還沒到收獲的時節他們就來,但棉花的收購商不好得罪,何況還有韓家的順豐行在,怎麽都得給韓岡父子一個面子。

這麽一等,就從四更天,一直等到巳時初。各自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劉源的大兒子騎著馬,跑進了莊子來。跟在他的後面,還有好幾個同時被派出去的各家的小子,一叠聲地喊著:

“來了!來了!”

不移時,馮從義領著商人們和他們的隨從,一行三十多人,到了承恩村前。

見面之後,一番客套。一眾商人被領著去了棉田處轉一圈,然後坐下來討論今年的收購價格。

劉源本有著討價還價的打算,但廣銳軍將校們沒有想到的是,去莊外的棉田繞了一圈後,商人們當場就拿出了一份合同來——一份讓他們沒法兒拒絕的合同。

按照商人們拿出來的方案,只要在棉田出苗的時候簽下協議,當場就能拿到兩成定金,可以用來度過青黃不接的春天。等到了秋收後,將收獲的棉花依照合同交付,便可以拿到剩下的八成余款。

這份合同定下的供貨數目,以之前兩年棉田的平均畝產為準——等到明年之後,則就要就改為三年——至於收成後的豐歉,只要在七成以上,那麽就給付全款,不足七成,付款的數目則以協議金額的相應比例來定。若是收獲比起預計數量還要多出三成以上,那麽多出了來的數目,同樣是按照約定價格的相應比例來付賬。

“即便是絕收,也只退回定金的一半,也就是說情況再差,還有一成的錢可以拿。”馮從義從頭到尾細細地向劉源他們解釋了一遍。

這樣的合同,劉源等人從來沒有看過聽過。在他們的想法中,賣棉花不過是跟賣糧一般,賣的價格要看當時的市價,還有商人們的良心了,何曾聽說不見實物就提前半年多下定金的情況。不過馮從義不經意間的幾句話,透露出韓岡對此幫著說了不少話。讓一眾廣銳將校,更加確定韓官人的確是自家人。

成軒並不奇怪劉源等人的驚訝,畢竟此等協議一般只出現在南方的果園中。隔了幾千裏,西北的軍漢如何能知道?韓岡了解得如此之深,直接指示讓他們依照來定,已經讓成軒等人驚訝不已,後來想想,應該是馮從義向他解釋的緣故——盡管馮從義本人不承認。

這份合同,劉源再滿意不過,再討價還價,就顯得他們沒有誠意了。戰場上廝殺的漢子,沒有多廢話,直接拍了板。各家各戶驗過了田畝面積,在合同上畫押按了手印。

與廣銳軍將校聚居的承恩村簽訂下協議,下面還有幾十個村寨,不過都可以讓自家的夥計去處理。有承恩村作為榜樣,不必他們這些掌櫃、東家再跑腿了。接下來,應該是簽了約後的宴會,劉源也的確讓人去殺羊沽酒做準備來請客。

只是馮從義看看天色,回頭道:“此時天光尚好,先去看看家裏的莊上看看紡紗作坊,回來再來赴劉保正的宴也不遲。”

“如此甚好。”

成軒等人忙不叠地點頭,他們早就盼著能去韓家的紡紗作坊一看究竟了。

離著隴西城二十裏,在渭水南岸兩裏處的一處高地上,有著一座高墻環繞的莊子。這座莊子全屬於韓家所有,裏面的都是投靠了韓岡的莊客,多是在陣中傷殘的士卒,離開了軍隊後,被韓岡收留。不過真要廝殺起來,四肢健全的普通人也很少能勝過他們。而棉紗作坊,就在韓家莊的內部。

去年的棉桃早已處理完畢,今年的還沒有收獲,韓家的紡紗作坊已經結束了工作,關著大門。由於事先已經得到通知,作為莊頭的一名老兵見著馮從義帶人來,不待吩咐,便讓人將工坊給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