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六)(第2/2頁)

“而且劉永的事也是一個麻煩,要瞞著劉紀也不容易。”

劉紀身為一族首領,不會因為兄弟手足被殺,而與大宋不共戴天,這是領導者最基本的素質。但如果加上一千部眾,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除非被逼到絕境,否則很難指望他會如同黃金滿一樣主動投效過來。

“黃洞主,你棄暗投明,萬一交趾人惱羞成怒,回軍時揮師攻打你部,那將如何是好?”韓岡突然想到一件事,問著黃金滿,他可不希望投效之人全家被屠的事情發生,“此事不得不防。”

“多謝運使掛念於心。小人已經派了得力之人,繞道趕回廣源,通知族人暫避。交趾不會有余暇去追逐小人的族人,而劉紀他們當也不會幫著交趾人做這等自壞名聲的事。”自家的事當然是自家最為關心,黃金滿早就想到了,並不用韓岡多慮。

“那就好。”韓岡點點頭。

望著正在原野中奔馳交錯的騎兵,雙方兵力上的差距,只從騎兵上就能看得出來。蘇子元皺著眉:“兵力相差甚遠,如果要獲勝,當然得用奇兵才行。”

韓岡輕笑道:“我們的目的是什麽?是憑著三千人將邕州城下的數萬敵軍擊敗?……不是啊,讓他們撤出邕州就算成功。”

韓岡的首要目的是將賊軍從邕州城中給逼出來,這就是勝利。至於殲滅當面的賊軍,如果天上掉餡餅,讓李常傑犯渾,他不會浪費大好時機。可如果為了一個勝利要冒太多風險,他是不會做的,成功的幾率未免小了點。等交趾賊軍撤軍之後,追逼在後,等著撲上去的機會,這才是一個更輕松也更容易成功的辦法。

“做到眼下的這一步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韓岡道,“我們的底細不可能欺瞞太久,手上只有八百兵的消息,賓州多少人都知道,要說裏面沒有交趾人的奸細,我是不會相信的。”

“黃洞主不是已經奉命派人去守著各條路口了嗎?”

“只要有心通過,小心地避開封鎖道口的守兵,怎麽可能封得住?只是能拖延個一兩日而已。”韓岡不會將自己的希望放在敵人的愚蠢上。料敵從寬,把對手想得厲害一點不會錯。

“運使,派去邕州的人回來了。”

韓岡在抵達歸仁鋪後,便派了一小隊人潛去邕州城,現在回來一個。詳細的情報並沒有帶回來,不過交趾軍正在撤出邕州,則是一個很明確的事實。

“小人離著邕州有三裏地,看見城中的兵馬都是在往外走。不論是交趾兵還是廣源軍,都在撤出邕州城。而且也能看見百姓在逃離邕州。”

斥候的回報讓韓岡等人喜出望外,也絕對是一個好消息了。這是連續幾場勝利帶來的結果,不論他們是準備撤退,還是準備向歸仁鋪攻過來,被打開的包圍圈,已經給了邕州百姓逃生的機會。

“他們能進抵邕州城,交趾細作要繞過昆侖關,恐非難事。”

“那該如何應對。”

“何須應對。現在心急的是李常傑,而不是我們。敵強就退,敵駐則擾,敵退我們就追。不硬拼,但也絕不能讓他們好端端地回去。”

只要不是大隊的人馬,區區十人上下的小隊,借著夜色潛行至邕州城外,並不需要冒太大的風險。同樣的道理,昆侖關周邊的一片山嶺,也不是黃金滿派出的那些人能夠封鎖得了。

也正如韓岡所料,這時候在李常傑的面前,站著一人。他穿著普通漢人的服飾,頭上戴著帽子,只是在帽子沒有遮蓋到的地方,還能看青茬茬的頭皮。

“宋軍只有八百?!”李常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賓州城內城外都在宣揚,說盡殲劉永千人的只有八百荊南軍,而且那一戰宋軍損傷只有四人。”

“速將劉永戰死之事傳給劉紀。”李常傑先吩咐下面的親信,然後又沉吟起來,不管怎麽想,他都很難相信、甚至不願相信讓自己驚師動眾的對手,只有區區八百人,“其中必然有詐……不過要試上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