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2/2頁)

“要給韓玉昆寫信去。”章惇說著,就拿出了紙筆。

“來不及了。”童遷搖頭,“在路上一來一回,中間差不多要一旬的時間,肯定是來不及了。”

“也說不準。”章惇道,“萬一韓玉昆打算在賓州休整,卻被蘇子元連日在耳邊催促動了,這封信說不定正好能鎮得住。”

急急草就了一封書信,讓人即刻南下送給韓岡在。等信使走出廳外,章惇這才有空閑想起要將這份捷報送往京城去,只是發了急腳遞的時候,他臉上滿是憂色,“希望接下來的消息不會讓天子憂心忡忡。”

只是到了入夜時分,新的一份捷報又跟著來了。

“官軍收復了昆侖關?!”

“蘇子元連夜趕赴昆侖關,說服了守將黃金滿?”

這個消息一傳回來,章惇這下知道自己丟了人,但他沒時間後悔前面的莽撞,心裏面有著更加不妙的預感。

對韓岡來說,得到了昆侖關,他的功勞已經拿得足夠多了。但蘇子元立此大功,在韓岡面前說話的分量大增,說不定就能攛掇韓岡繼續。而且韓岡與蘇緘交好,以他的性子說不定當真會冒險。

“這下要糟了!”章惇和童遷心中都在這麽想著。

而第二天的信報,更是坐實了這一點。韓岡不僅僅是重新得到了昆侖關,同時更讓黃金滿攻下了交趾軍駐屯的長山驛,開始向邕州挺進。

為了連續幾場戰事的勝利,城內城外一片歡欣鼓舞,衙門裏面的官吏一個個喜笑顏開。蕭條多日的酒樓重新高朋滿座,人人都為著韓岡和蘇子元叫好。

只有章惇坐不住了,韓岡越是高歌猛進,壞事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他等不及正在組建中的新軍,立刻派出了手上僅剩的荊南軍,讓他們即刻南下。

只希望他們抵達的時候,昆侖關還在官軍手中。

……

交趾兵最恨的就是李常傑!

蘇子元還在想著韓岡的話。

雖然乍聽起來有些難以相信,但細細想來,這話說的並沒有錯。

頓兵邕州城下兩個月,軍中傷亡慘重,說交趾兵恨蘇緘,那是當然的,但蘇緘此時怕是已經戰死了。長山驛和歸仁鋪連著兩場大敗,傷亡同樣不少,說交趾兵恨韓岡,也肯定少不了,可恐怕他們連韓岡的名字還不知道。恨宋人,目標太廣。恨黃金滿,只是個蠻帥而已,都不是主力目標。

倒是李常傑,已經攻破了邕州城,不讓下面的人舒心暢意地劫掠;宋人的援軍已經到了,但又不讓他們撤退;攻打營寨不克,明明是塊石頭還硬要啃下去,死的傷的都是身邊的人,就算贏了也沒有什麽好處。要說交趾兵沒有怨氣,這可能嗎?

但沒人會指望交趾軍會反抗李常傑的命令。不可能兵變的,只不過消極怠工卻是人之常情。

李常傑不會不清楚這一點,為了提振士氣,大概是許諾只要解決歸仁鋪這裏的官軍,就返回國中,或是拿出此前劫掠而來的財物大加賞賜。

對於李常傑的想法,官軍這邊可沒人會打算去滿足。

賊軍已經從邕州城中撤出來了,城內的百姓也得以逃離邕州,從時間上算,這時候當已經逃出了大半。

而且李常傑又將主力調來歸仁鋪這裏。留下來的軍隊盡管可以重新沖進邕州,但李常傑能允許廣源蠻軍占了這個便宜?!他手下還在與官軍拼命呢,後方廣源軍卻在大發其財,不怕鬧出兵變來?只能互相監視著。

不論是輸是贏,交趾軍已經來不及回去掠城了。

目的既然已經達到,現在官軍需要做的就是撤退!

望著營中一片忙忙碌碌的身影,蘇子元對韓岡嘆道:“這下又要用到黃金滿了。他再立了功下去,正牌子的刺史都能做了。”

“為朝廷出生入死,天子又怎麽會薄待他?如果這一次再能立功,廣源刺史他是當定了。”韓岡笑了一笑,“誰讓他忠心耿耿呢?不提拔他又能提拔誰?”

“其實廣源州上下都願意做大宋的忠臣。朝廷的賞賜從不吝嗇。前些年廣源州曾經掘出一塊人頭大的黃金,被李日尊強行索要了過去。如果這塊黃金是獻給朝廷的,肯定能得回更為豐厚的賜物。當年若是允許儂智高朝貢,讓他有余財安撫部眾,如何會起事叛亂。這一次要不是因為劉彝做得混賬事,廣源州怎麽可能跟著交趾人一起反叛?”蘇子元的聲音一下高漲起來,“廣源州不動,李常傑如何能打到邕州!?”

“就是這個道理。”韓岡安慰似得拍了拍蘇子元的肩膀,“這一次就是要給黃金滿表示忠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