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2/3頁)

只不過他的對手好像很不滿意。在交鋒中已經經過多次失敗,李常傑依然不肯撤離,反而在大央嶺驛紮下了營盤。這個消息讓韓岡的臉上多了一絲譏諷的冷笑,就算在軍議時也沒有褪去。

“李常傑賊心不死!”李信嘲笑著李常傑的愚蠢,“這是自尋死路!”

“羞刀難入鞘,他是不願意丟人現眼的回去。不過他應該還是有所謀劃,”韓岡提醒著表兄不要太過小瞧了敵人:“有了奪下昆侖關的希望,否則也不會有這般愚行。”

李信對昆侖關的幾次易手有所了解:“當是打算前後夾擊。”

“說得正是。”韓岡點頭道:“李常傑至少有兩萬兵馬,必要時還能調出更多的兵力來。想必以李常傑的打算,是從山間小道繞行至昆侖關背後,試圖前後夾擊。”

“小人已經派了得力之人去監視,一萬多人想在近處繞過去,絕逃不過他們的耳目。”屢立功勛,黃金滿現在在韓岡面前有足夠的分量參與軍議,“如果從哨探不及的地方繞道,則至少要七八天的時間,這還不算這幾天的雨水。”

韓岡低頭看著地圖:“多半還是從近處走。兩邊事先確定好時間,一邊攻打昆侖關,一邊則強行通過小道。”

“那以運使來看,我等該怎麽應對?”黃金滿問著。

“在關中好生休整就是了,等李常傑出兵來攻,直接出關反擊。他既然分兵,我們正好可以各個擊破。再怎麽配合嚴密,兩邊消息不同,也會有一天半天的差距……”韓岡呵呵笑了一笑,“已經足夠了!”

八百兵都是精銳,加上這些天來的戰事,只消耗了體力,並沒有損失人馬,軍心士氣正是高昂。只要休整三兩天,就能徹底恢復過來。

韓岡打算采取的戰法依然與第一次歸仁鋪之戰相類似,以荊南軍為先導,給交趾軍猛力一擊,等交趾軍被擊潰之後,就交由廣源軍為。在狹窄的山谷中,兵力多寡的問題,遠不像平原上那麽嚴重。直接出兵擊潰李常傑,韓岡有充分的把握。

軍議很快就結束了,當務之急還是休整。李信和黃金滿告辭離開,韓岡則留了蘇子元下來。

這兩天蘇子元沉默了許多,許多時候,只做事,不說話,方才的軍議上也是如此。韓岡覺得有些不對勁,要與他聊一聊。

被韓岡單獨留下來,蘇子元也知道這是為什麽,但他還是提不起精神來。前面有著邕州城作為誘餌,就算邕州城被攻破,他心中還有一絲希望,拼命地為韓岡獻計獻策,但現在他們所處的位置離開邕州越來越遠,在邕州歸仁鋪繞了一圈子後,就又回到了起點。

雖然蘇子元很清楚這不是韓岡的問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八百人就算再怎麽折騰,都不可能變成八千人。說起來只有李常傑手下總兵力的百分之一。以相差這般懸殊的兵力,韓岡能取得如今的戰果,說起來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但心中的郁結不是用道理能開解得了,父母兄弟妻兒子侄,很可能已經都不在人世,一家近四十口人,到現在就他只剩下一個,這幾天他滿腦子都是家人的音容笑貌。

“伯緒,你是知道邕州存糧數目的,”不論從桂州軍事判官還是從蘇緘的兒子,蘇子元對於李常傑搶掠到手的軍糧數目,應該是眼下最清楚的,“以你看來,李常傑他們還能支撐多久?”

蘇子元怔了一下,想了一陣後道:“至少再有一個月,邕州是邊城,永平、太平等幾個寨子中都有大量存糧,這就能支撐他們到現在。而且還有當地的百姓,交趾軍燒殺搶掠,百姓的囤糧也都被搶光,再多一個月很容易。”

“果然用拖還是不行,只能全力一戰。”

“李常傑貪功好殺,不知進退,這是自取滅亡之道。”

韓岡決定還是不說安慰的話,許多時候,男人不需要安慰,而是需要用工作來分心。他不會說什麽吉人天相。知父莫若子,蘇子元既然都認為蘇緘已經不在,韓岡也不會覺得他想錯了。以韓岡對蘇緘粗淺地了解,也很清楚他必然會死戰到底。而且要是他落在交趾人手中,必然會被拿來勸降,蘇家人甚至連一個都沒有出現,很有可能是滿門死節。韓岡能想明白的事,情官至親的蘇子元如何會想不到。

一番討論之後,韓岡送了蘇子元出來。一出帳,下面親兵就送上了油布雨衣,蘇子元停了步,望著頭頂上漆黑一片天空看去。

“怎麽了?”韓岡問道。

“雨好像大了一點。”

不是大了一點,到了午夜之後,類似於清明時節的紛紛細雨,已經噼噼啪啪砸著,雖然不到暴雨如注的地步,但一刻也不停歇的大雨,在山中已經匯聚成河流。

用兵三要,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