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偽(七)(第2/2頁)

“河西吉貝。”強淵明如何不知。

“這都是韓岡之父的功勞,熙河路各家靠了這吉貝布賺了不知多少錢去,王韶、高遵裕、韓岡可都摻和在裏面。”蔡京嘆道,“現如今聽說京城幾個行會要學著熙河路措辦蹴鞠聯賽,領頭的棉行脫手就是幾萬貫砸下來,買了場子、買了房子。熙河的富戶往少裏說都是數十萬貫的身家。”

強淵明明白了蔡京想說些什麽:“想不到韓岡父子不僅官運亨通,而且財運也一樣亨通。”

“開辟田畝百萬畝,大小溝渠千余裏,韓謙益當然能從選人轉為京官,只是最近聽聞他辭了審官東院的新任命,自稱老病不能任事,打算告老歸鄉。”

“有著韓岡這個兒子,回家做個老封翁,自是要比在外風吹雨淋強。”

“開田地,興溝洫,若是福建也能做得如熙河一般容易就好了。”蔡京不知怎麽突然間就感慨了起來。

“元長你說的是木蘭陂吧?”身為蔡京的知交,強淵明如何猜不到蔡京現在在說哪一樁事,“錢四娘自盡了、林從世也敗光了家業,不知道元長你說動的李宏到底能不能將木蘭陂給修起來?”

蔡京是福建興化軍仙遊縣人。興化軍有木蘭山,一條河流從木蘭山中流出,稱為大目溪,也稱木蘭溪。這木蘭溪只有數百裏長,卻因發源自高處,而溪流湍急。山上一場大雨落下,木蘭溪就會暴漲而導致洪水泛濫。到了海潮起時,海水又會上侵,沿著木蘭溪上溯到接近仙遊縣城,將河道兩邊的田地一起變成鹽鹵之地。

春夏有洪水,秋來有海潮,興華軍的災難一年年地延續下來,多少人想為此修起一條海堤,攔住海水;修起堰壩,使洪水不再泛濫——這就是為何要修木蘭陂的原因。

蔡京也想修木蘭陂,此前蔡襄在泉州修洛陽萬安橋,就是給了他一個啟發。

此前修陂兩次失敗,並不是全然無功,蔡京從他收到的李宏的來信中知悉,李宏和他的助手馮智日已經找出了前兩次失敗的關鍵,且為此而選擇了另外一處溪流淺緩、海潮難至且河底由石塊組成的位置。

只是木蘭陂的修造實在太難,此前兩次都是毀於一旦,李宏是蔡京深沉懇切地給請來的,隨身帶著七八萬貫作為資金,只是一年不到的時間,這些錢已經都給用光了。

“木蘭溪水勢太急,此前錢四娘、林從世兩次失敗,都是沒有將堰壩給築好,最後被水給沖垮。李宏前日寫信來。信中說他已經與幾名大工匠合計出了該如何修築堰壩,而不至於被沖毀。只是要將堰壩築起來,至少要用到千斤巨石三萬到五萬塊,單是從山裏采來一塊運到木蘭溪邊,就是一貫多。僅僅是買這些石料,就花光了李宏手上所有的錢鈔。修堰壩還要人工,修堤也要人工,此外還要開溝渠、洗鹽鹵,至少還要六七十萬貫。”

“六七十萬貫?!”強淵明吃了一驚,這可是個大數目,“元長你可能再籌到?”

“難啊!”蔡京搖頭嘆氣,“愚兄昨日已經上本,要請天子給木蘭陂一個名分,這樣才好說動更多的人來。”

相比起仙遊蔡氏的其他幾房,蔡京的這一脈只能算是尋常的富戶,出不了多少錢。不過蔡京在家鄉頗有盛名,在錢塘尉的任上,就說動了李宏出頭繼續修造木蘭陂。不過眼下錢沒了,要向將這件事繼續熬下去,只能靠著鄉裏。

“不過也不能指望太多……”強淵明也跟著嘆了起來。六七十萬貫,足以讓幾家肯出錢的富戶傾家蕩產。

“其實說多也不算多。據說在熙河路中的蹴鞠聯賽上,各家為爭一個頭名,就連蕃部都是一擲千萬,下注賭勝的則為數更多。”蔡京眼眸的顏色幾乎都變成了銅錢色的深黯,“如果能從中抽頭,想必官中的收入絕不會少。”

強淵明眨了眨眼睛:“……元長你是打算在福建開蹴鞠聯賽?!”

蔡京灑然一笑,露出的一排白牙似乎在閃光:“不覺得有用嗎?試想熙河開田、開渠,給流民牛馬農具的錢是從哪裏來的?”

“誘人賭博,有傷風化,禦史……”

強淵明話到嘴邊,看見蔡京似笑非笑,頓時恍然,蔡京他如何會自己上本?他那張嘴皮子能將死的說活過來,誑來一個傻瓜為控制蹴鞠聯賽從中牟利來鼓吹,最後壞了事,也能將自己摘出去。不過此事想必會有不少人感興趣,再如京城中的幾家瓦子,裏面鬥雞鬥狗、相撲摔跤,可是有著開封府的背景。

“或許,還真能給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