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中)(第2/2頁)

“韓岡是治世之材。”

“韓岡有才,德行也自不差,最難得的是敢於任事,就算偏遠之地也不退避。日後當是能入兩府,做宰相,”曹氏瞥了眼孫子,“不要讓他沒了好結果!”

趙頊抿起嘴,點著頭,“孫兒明白。”

駕馭臣子,要有節、有度,不能超過應有的限度。自古寵臣,有好結果的不多。太過於受到重用的能臣,也往往難以做到富貴終老。而且世上也多有少年顯貴,易於早夭的說法,甘羅十二歲拜相,但他連弱冠之年都沒有活到。

治世之材,必須要多多歷練,韓岡需要的是在地方上的歷練,而不是未及而立,便側身都堂之中。

“孫兒會好生安排下韓岡的。”

……

海門鎮地處富良江的入海口,出產並不算豐富,加之兩百多年前,還是行交州治所的時候所修建的海堤,這些年來毀損嚴重,使得自海岸,往內陸去的十來裏,都是一片無法種植糧食作物的鹽堿地。

不過這座港鎮,至少還能看得出舊年的規模。城墻周長五裏許,雖然無法跟好大喜功的李公蘊建起來的升龍府,但比門州還要大上一圈。只要稍作加固和修補,就能變成一座鎮守天南要塞。

新的港口就在緊鄰海門鎮的地方修建,舊日的港口不敷使用,因為所處位置不佳的緣故,就連擴建都有些麻煩。

帶著工匠,章惇和韓岡派了親信,一路在海門鎮境內繞著圈子,尋找著更適合安排港口的位置。從河口到海邊,用了兩三天的時間,工匠終於找到了一處更為合適的位置,就在海岸線上。

章惇和韓岡在忙碌中抽出空來,跟著去見識一下最合適的地點。

海邊的空氣帶著幾分鹹腥,但海天一線的遼闊,讓第一次看到大海的人們,從心底裏嘆為觀止。

就是韓岡有些例外。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後,他還是第一次看見大海,不過並沒有什麽感觸,也沒有分心去看風景,一門心思地就放在了修築海門港的上面。

章惇對於韓岡這等對海上美景視若無睹的態度,感覺很是奇怪,“玉昆,你可是出身關西,怎麽看到大海一點沒有反應。”

再怎麽說,在看到一輪明月從海中冉冉騰起的時候,但凡士人至少該感慨一二。但韓岡卻是什麽話都沒有,很是讓章惇覺得匪夷所思。就算是李憲,可也是在海灘邊望著大海愣了半天才回過神來。

“為何?”韓岡正專注地看著工匠們畫出來的圖紙,聞言訝異地擡起頭,“正事要緊吧?”

“難怪玉昆你做不得詩賦,只是心境上就差了一層。”章惇搖著頭,感慨不已。他估摸著這就是韓岡為什麽不擅詩賦的原因了,“詩詞歌賦,言情言志,皆是發自肺腑。玉昆你對這天地造化的景致視若無睹,哪裏可能做得了詩賦。”

韓岡嘖了一下嘴,凱旋在即,章惇倒是有心情拿自己開玩笑了。也不想想,海門港規劃才開了頭,不在上京前將千頭萬緒的事務給敲定下來,走了之後,可就是要亂作一團,不知會拖到哪一年去。

韓岡並不清楚朝中對自己的安排基本上已經達成了難得的默契,但他知道,章惇作為主帥,過段時間肯定是要領軍凱旋回京,在京城中宣揚此戰的輝煌戰果。

當章惇離開了之後,為了保證廣西局勢的穩定,韓岡這位轉運使就不可能同時離任,至少要有半年以上的間隔。

記得當年河湟開邊勝利之後,王韶凱旋歸京,而自己則是留下來處置後續。五六年過後,自家還是少不了這樣的差事。

最好還是早點將最後一點工作給完成,然後試試調回內地,憑著自己的功績和手腕,到了任何一路,都能輕松勝任。

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要將海門港建起來,要控制住南洋,一座合格的港口必不可少。